处搭建浮桥,做出渡河姿态。

    挖沟、修桥,这都是梁军的看家本领,一上午就在河面并排搭了三座浮桥。

    辽王见状,仍由周德威、郑守义领军出迎,在水北五里列阵。

    这是三天之内辽军第三次出营,梁军是第二次。前面两边都是干瞪眼,连个油皮都没擦破,但今天这个气氛就明显不同。

    梁军迅速过河,背水列阵。龙骧前、后、左、右四军,一万二千骑,李思安相州兵一万二,其中一万步军、二千骑军,合计二万四千人。不但兵力比昨天多了一倍,骑兵更是达到一万四千骑之众。

    龙骧军是侍卫亲军,就是梁帝的亲兵、私兵。前身可以追溯至宣武镇的左右亲随军,素为梁帝重视,可称是大梁的万岁军之一,根正苗红,战斗力爆表。

    李思安的相州兵是以部分梁军老卒打底,招募相州子弟成军,皆武艺娴熟且朝气蓬勃,毫无老魏兵的颓气。

    这二万余人着实不凡,立在旷野,气氛肃杀,很有排面。

    对面辽军除了铁林军、毅勇军步骑一万八千余,还有辽王的亲军一千,总计不到二万人。其中步军一万,骑军九千多不到一万。

    两边兵力相似,阵型亦相似,皆以步军居中,骑军列于两翼。

    昨天是辽军背水列阵,梁军围观一日。

    这回身份互换,梁军背水列阵。

    韩勍寻个土坡站好,登高望远,见对面军容严整不输于己方。又目测对方兵力,步军彼此相当,似乎骑军略少。回头看看南岸,已有军队集结,随时准备过河接应。

    又远眺东北,辽军亦有后援。

    数万大军对垒,这气氛很容易让人上头。好在韩勍还算清醒,记得今天过河只为试探虚实,并没打算死磕。

    韩勍有心向前压试探,又怕惊了辽贼扑上来拼命。那样自己打是不打?打就是换人命,龙骧军可是韩哥的本钱,舍不得这么造。不打,就更丢人。思虑再三,韩将军又觉再这么吹一天风也挺没劲,便下令全军向前压上一百步瞧瞧情况。

    今天辽王说是来观战,主将仍是周德威。韩哥不想硬拼,他老周同样不想打这种呆仗。在夏州,他就跟杨师厚拼过刀子,实话说挺疼的。

    看对方动了,周德威感觉老板在侧,自己无所作为就输了气势,便心里默默数了对方的步子,正好是两停。

    于是,周哥下令,全军也向前百步,也是两停。

    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哎呀。

    韩将军见状,准确地把握了对方将领的意图。再看身后浮桥,他也不想硬干,就令军士停下,只在阵前鼓噪,却再不上前半步。

    果然,他不动辽军也不动,两边就这么面对面再吹风一日,到日暮时,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回到营中,郑爷摘了头盔嘟囔道:“头儿,这打也不打,日日站桩子吃风算怎么。”三天了,每天早上出营喝一天风回来,二爷没这么干过啊。

    从军以来,打南到北,自东到西,就是最近两次对上梁兵难受。你看人李存勖,死得多脆生,干净利落,多好。这梁军就偏不爽利,铁刺猬一样无处下嘴,而且这些年骑兵也越来越多,想起几次被梁骑追得满山跑,郑爷就满肚子委屈。

    前几日就被梁骑从漳水对岸怼回来。

    昨日列阵,对面是万多骑,今天呢,好乖乖,得有一万四五千骑吧,奶奶的比这边还多。而且梁军花呀,那一身彩绸鲜艳,铁甲耀日,看看马也不差,天不怕地不怕的郑老板,压根就没有上去硬碰的打算。

    可是不硬碰又能怎样?这种仗,简直就是煎熬。

    辽王也不管他嚷嚷,谓周德威道:“镇远,你怎么看?”

    周德威道:“不好打。梁军稳重,朱贼历次大战,总喜凭籍汴州钱粮充裕,这般对峙拉锯。先为己之不可胜。一俟窥得对方疏漏,再出击得手。

    天佑三年时,大王曾与梁贼在沧、冀僵持数月。

    我看,此次亦需长期对垒,不可急躁。”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