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弘阳教只如繁星一点!”



    张光临道:“这对了!如若让你放弃了这如星辰一点的弘阳教,而取那浩荡如日的白莲圣教,你可愿意?!”



    唐君湘闻言呆立片刻,方才惊喜交加地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如若夫君能够成为那白莲圣教的传人,你那些师弟便如蝼蚁一般,再也不用放在眼了。即便是罗教的姚宇、黄天教的普贤、闻香教王好贤以及西大乘教归圆皆无法与你争锋!”



    张光临深吸一口气道:“所以,我适才已经应允了徐鸿霞和归圆二人,将尽力支持复兴白莲圣教之举!”



    唐君湘喜过之后,却又担心地道:“要夺得那圣教传人之位绝非易事,光临,你可有把握吗?”



    张光临道:“万全的把握,自然不敢保证!不过,事在人为,我想,此事起码不会我一统弘阳教还要难!”



    唐君湘想想弘阳教的现状,点头道:“没错,你那些师弟各个如狼似虎,毫不相让,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摆平得了的!光临,那你打算如何着手夺那圣教传人之位呢?”



    张光临道:“据我所得的消息,圣教传人如今已离开京城,前往河北滦州参加闻香教的十年盛典,这一去路途不近,正是我等做章的好机会!君湘,你且唤浩儿、红萌来,我有事要吩咐他们去做!”



    唐君湘道:“你不亲自去对付那个圣教传人吗?”



    张光临摇头道:“我已应允了徐鸿霞和归圆,将随她二人一道而行,前往滦州,无法亲自出手。不过这样也好,万一事败,也可撇清嫌疑!”



    唐君湘道:“浩儿和红萌虽武功不错,但阅历尚浅,只怕不保险,我也和他二人一道吧!”



    张光临摆手道:“不行!我那牛师弟和曹师弟俱离京不远,对我们的大本营虎视眈眈,此地没有你坐镇,我如何能够放心得下?!”



    唐君湘急道:“万一浩儿他们没能得手,如何是好?”



    张光临回身望着门外院的厚厚白雪,淡淡道:“即便如此,在闻香教盛典之时,尚有可为之机!”



    京郊的保明寺门口,净空师太和归圆大师卓立雪地之,望着尚未被大雪完全掩盖住的数行马蹄印记,默然不语。



    半晌过后,归圆大师突然一笑道:“我那徒儿,自小从未离开我半步,此刻一去,倒让我有些不适应!”



    净空师太安慰道:“我观九儿年纪不大,武功根基却颇为扎实,小杰只高不低,自保绝无问题。虽然她涉世不深,但有鬼精灵般的小杰、龙峰等在,定不会吃亏的。你放心吧!”



    归圆大师叹了口气道:“如果我像姐姐一样,收了个男徒儿,也不必如此担忧了!”



    净空师太苦笑道:“那是,不过你会有新的烦恼。九儿乖巧听话,你多省心啊!小杰是个大闹天宫的主,我可整日里闹心得很!”



    归圆大师呵呵笑道:“姐姐此话只怕言不由衷吧,我观你说到小杰,嘴角尽是笑意!”



    净空师太道:“这笑不假,但却是苦笑!”



    归圆大师仰望着渐渐稀疏的雪花道:“看来,大雪要稍停几日,他们这一路会好走不少!我们也该好好筹划一下几日后的行程和事宜了!”



    净空师太点头道:“今日多亏妹妹相助,争取到了张光临这一强援,我们的大计便多了几分把握!”



    归圆大师叹了口气道:“只可惜韩太湖英年早逝,如果能得他相助,那才真的会多几分把握。弘阳教如今犹如一盘散沙,张光临虽是韩太湖的大弟子,但也只是众弟子实力较大的一支罢了,到时能不能派大用,还犹未可知!”



    净空师太悠然道:“想当年,韩太湖年仅二十三岁便位列圣教顶级传头之一,天资不凡,可谓难得的人才,没想到竟去得这么早!”



    归圆大师闻言,嗟叹一声,亦颇为神伤。



    韩太湖,又名春坡,在十九岁时,便背井离乡,访师学道。他先是在河南拜王师父学习混元门弘阳教(后成为弘阳旧教),因在北直传教失败,被罚游方传教。而这也使他脱离师门,走了加入白莲教、进而自创教派之路。在他二十三岁那年,因传教积功所致,成为白莲教十大顶级传头之一。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尚未年满二十五岁的韩太湖创立教派,亦名弘阳教(后称弘阳新教),并在太虎山“舍九莲宝台,大会说法”,广收门徒,建立教门。



    韩太湖自创教派后,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北京师,通过走层路线,争取到宫权贵支持,使韩太湖所创弘阳教盛行京都。由于京城权贵的支持,他在内经厂印造经卷,布道收徒,遂使弘阳教声望日著,迅速流布开来。正当弘阳教如日天之际,韩太湖却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早逝。于是,教内借此编造许多神化他的传说,其教益盛。韩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明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为花做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花做和尚并收藏乱明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