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下来。

    历经岁月变迁,这张照片成为那个时代里,人民在压迫下展现乐观精神的明证。

    周海婴曾拍摄摄影作品《熟食小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因为身份特殊,周海婴母子经常身处重大历史事件中。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许多滞留在香港的文化界名人,在党中央的秘密布置下,悄悄回国。

    周海婴随母亲,与郭沫若、侯外庐等人,一同乘坐“华中轮”回到内陆。

    为了保护一大批文人和党内人士周全,这次行动并没有记者跟随。

    海婴随心而动拍下的几张照片,无意中记录了历史瞬间。

    几天后,从香港抵达沈阳的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商讨会议,与会无关的海婴,得以在现场东游西逛。

    恰巧将大家开会的时刻记录了下来,成为了难能可贵的史料。

    海婴后来回忆道:

    “近七十年来,我的摄影兴趣不减,这与时局、运动、心情和工作、生活有直接关系。

    在摄影中我找到的是自己的乐趣,如今却无意间为大家或小家留下了凝固的瞬间。”

    世间最好的人生,莫过于将满腔热爱,融入生活点滴,且因为热爱,为社会贡献一抹微薄的力量。

    以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周海婴摄:华中轮抵达东北解放区丹东

    或许是因为鲁迅在《死》中,期许海婴不要成为空头艺术家;或许是因为“鲁迅之子”带来的禁锢和偏见;虽浮生所见人、事众多,摄下照片数以万计,但海婴却从未轻易示人。

    等这些照片展现在大家面前时,鲁迅已逝去整整80年,海婴也已年过古稀。

    此时,人们才知道,我国无线电专家海婴,竟还是一位摄影家。

    他镜头下的普通人,构建了一个时代,很多成为历史孤本。

    可见海婴一生,丝毫未想要因此沽名钓誉,只是为了满足自我。

    比起摄影,海婴的无线电专家身份,更为人所知些。

    成就他的,依旧是他的童年。

    1934年,瞿秋白和杨之华夫妇来鲁迅家避难,受到了鲁迅和许广平的悉心照顾和热情接待。

    瞿秋白、杨之华和女儿瞿独伊。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日子过得颇拮据的二人,给海婴买了一套进口玩具,叫“积铁成象”。

    这个玩具,可以根据图纸变幻出几十种机械物件,海婴最喜欢拼装的就是起重机。

    安装好的起重机,竟可以慢慢将摇臂抬高,吊起一件物品。

    海婴的童年,因此多了一抹色彩和趣味。

    后来,他曾对瞿秋白夫妇颇为感谢地说道:

    “当时先生预料,将来革命成功,必有一番大规模建设。

    而这些建设工作,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对下一代必须及早给以科学技术教育,以备将来深造之用。”

    有了“积铁成象”的基础,海婴开始拆卸、安装家中的所有玩具,如此反复,不知疲倦。

    慢慢地,家中的玩具已经满足不了他,他就将目光转向鲁迅给他买的那架留声机。

    有一天,趁父母不注意,海婴将留声机“大卸八块”,虽然弄得满手油污,但却乐在其中。

    这一幕被许广平看到,吃了一惊。

    那台留声机是鲁迅托内山先生买的日本货,不仅国内少见,也着实花了一大笔钱。

    眼下,这样稀罕的物件,竟被自己淘气的儿子拆得稀碎,许广平的心中不免升起一股怒火。

    她本想骂海婴一顿,但话到嘴边了,却吞了回去。

    半晌,她才说:“你把它恢复原样。”

    海婴望着母亲的脸,短短的几十秒中,仿佛有十几种复杂情绪汹涌而过。

    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做错事了。

    母亲的要求,虽有挑战,但得做到,不然母亲即便不说教他,也会伤心一阵子。

    于是,海婴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望着一地零件,深呼吸,凭着记忆和对于结构的理解,一块一块组装起来。

    从阳光正暖,到日暮倾城,海婴终于将留声机完整地拼了起来。

    他屏气凝神地拨动了留声机的按钮,悠扬的音乐瞬间充满房间,海婴内心雀跃极了,高兴地欢呼出来。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克服的“重大”困难。

    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他开始拆一些结构复杂的物件,诸如缝纫机之类。

    每每拆完,都能再复原。

    伴随着自信心的增长,海婴对机械物理的喜爱也更为强烈。

    但眼下,时局动荡,生活拮据,海婴并不能接受正规且系统的教育。

    好在,鲁迅去世前嘱托许广平要带着海婴迁入租界,于是他们搬入了霞飞坊。

    在那里,海婴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娘啼笑因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闪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蝶并收藏红娘啼笑因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