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篇首。

    真的很意外,昨天不知道怎么被要求整改低俗真的意外呀,这么阳光的故事。

    本章结束,第十二卷结束。但故事还没有完,还有风云激荡的很多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荐。谢谢。

    ……

    郑大帅在魏博闹得欢腾,梁朝这边也终于做出了反应。

    梁帝将杨师厚召至洛阳,面授机宜后,于正月八日复任其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正式将河北的烂摊子交给了杨师厚善后。

    之前,杨师厚亦对北面行营的战局甚为关注。

    按照计划,他已将兵发潞州,西击晋阳,籍此扯动成德的辽贼。据探,河东只有符存审等少部辽贼,杨师厚自忖,他完全可能打到晋阳城下。

    届时,若辽王不归,他就干脆拿下晋阳算了。哪怕拿不下,也要将河东再烧成白地,让辽王几年耕耘全化了灰。

    若辽王西归,那自然就为王景仁部创造了战机。

    总之,按照天子的谋划仗着人多,这次辽王是凶多吉少了。

    能够不去河北跟辽王硬刚,杨师厚没什么意见,而且这安排他也非常看好。

    岂料忽闻柏乡兵败,一切都泡了汤。

    作为沙场宿将,他深知在河北的兵力损失还在其次,主要是军心士气受损可怕,更可怕的则是辽贼乘势南下。

    因仓促间对前线情况所知不多,梁帝的意思是让他仍在河阳屯兵,作为洛、汴之北屏,避免敌兵长驱直入骚扰两京。同时,又派遣斥候北上抓紧打探军情,待摸清战局再定方略。

    总之一个字,稳。

    后来斥候们传回的情况远比军报所述要差。

    王景仁上报说,西路军三万人左右顺利撤回邢州,其实与实情出入不小。

    阎宝部是彻底溃乱,因败得早,辽军不及捉拿,反倒是只有一半逃回了南岸。但是老兵油子们感觉邢州不妥当,直接南逃,腿脚快的已至河阳。

    被罗周翰扔在西路的一万新生代魏博兵是完全逃散,部分跑回魏州,部分也跑进了河阳。

    所以,退回邢州的实际只有王景仁、李思安部,最多二万多人。与三万左右的说法左得有点远,且士气沮丧,正被周德威领着万多人堵在城里做乌龟。

    然后,杨师厚就见到了狼狈不堪的韩勍、王彦章等一干侍卫亲军的将领。

    这帮家伙拢共不到两千骑,形容十分精彩。不但甲胄全失,有人连马都没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驴骑着。

    你就想这大壮汉骑个驴是什么造型,真是人也难受驴也难受。

    杨大帅行行好,盛情招待了几位老同僚。

    重任在肩,尽管知道是揭伤疤,席间也不得不问起此战经过。

    韩勍所部先胜后败,最后亡命过河,好悬没给冻死。

    到柏乡得知友军早就跑了,黑漆漆一片,也不知去往何方。

    韩勍一行简单找些给养补充就赶紧南下,走走停停顺便商量去留。

    也没啥好商量的,老实回京等候天子发落就是唯一的出路。

    半路碰上不少溃兵,韩勍得知西路兵被辽贼压着一天,天黑前就丢下东路军撤了。损失惨重的众人正在忐忑回去不好交代,闻得此言,立刻找到了战败的原因,这就是西路杂牌军坑了东路中央军嘛。

    还有啥好说?回去找三哥主持公道吧。

    于是韩勍根本不找西路军汇合,绕着道就准备回京告状申冤。

    万没想到,苦战得脱的韩勍将军从杨师厚处得知王景仁居然恶人先告状,栽他老韩轻敌冒进导致大败。

    是可忍孰不可忍。

    韩副帅登时火起,酒碗直接咬碎,满口和着血沫子骂道:“放屁。过河前是说击溃东路赵贼后夹击西路辽贼不假,那我也得先击溃了赵贼吧。

    我军过河后,赵贼未及接战便向后缓退,阵容严整且步骑皆有。

    我进,贼兵就退。

    我停,贼子也停。

    杨帅也打老了仗地,渡口距西边二三十里,贼子万多二万大军结阵,进退有据、丝毫不乱,这等强兵我能放着不打直接西进么?

    战前只知当面是五六万贼兵,我苦战半日,才击溃当面之敌。岂料贼兵后援又至,足有三万之众,其中还有万多辽贼精锐。

    此时,西路辽贼二万骑亦追至。

    我军被东西两边夹击,贼众我寡,将士方经苦战,人马俱疲,危如累卵。贼兵轮番猛攻,我军苦挨许久。

    那二万辽骑连番冲击大阵无果,遂又走了。

    杨帅,辽贼马多,他要走我留不住,只能全力攻打东面贼兵。

    将士奋勇拼杀。至夜,终于击破贼阵。岂料辽贼精骑又至。将士苦战一日,辽贼趁夜突袭,我军力敌不支。

    杨帅,辽贼马多,我不怪他王景仁粘不住辽贼,但做人得讲点良心吧。

    辽贼主力跑来跑去都在打我,他足足三万精锐还过不了河,这也怨爷爷?还要点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