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转向。

    若不转向,可就别怪咱郑大帅手黑了。

    这一阵正是康怀贞所部。

    康怀贞是兖州人,属下骨干也以郓兖子弟为多。但是经过多年洗礼,如今他所部人马,则以陕、虢及关中子弟为最。

    正所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

    秦地自古出强兵,岐军拉胯,可未必是秦人不顶用。

    你看咱康大帅的队伍,进攻就很有力,很有点老秦军的影子。

    面对呼啸而来的敌骑,康怀贞所部军士们果断停步。他们一半仍将枪头向前,左侧一半则向后收缩,一排排步槊齐齐转向左前,准备应对敌骑的冲击。

    郑爷勇归勇,面对迅速变阵的精甲枪林,那也没有硬撞的勇气。

    偏偏马头,带队从梁军阵前数十步处偏开。

    他这千骑,多半使槊,小半用弓,随手丢出一批箭矢,效果非常有限。

    这一系列变化其实也就片刻光景。

    先是敌军右翼数千步骑未战先溃,杨师厚正要下令左军猛压,敌骑就冲上来,打断了进攻的节奏。

    尤其当这千余甲骑作势要从阵侧迂回冲突,有那么一瞬,杨师厚都以为这是敌军的什么诡计。直到那千余甲骑转向而去,杨大帅才想明白这个前因后果。

    杨师厚不禁默默感慨,周德威是有点能耐的。

    若慢一步,让康怀贞贴上去,说不定右翼就直接崩了。那他的中军和左军,下场如何不问可知。

    入你娘,软柿子跑了,爷爷捏谁?

    大军已经行动,不可泄气。杨师厚狠咬后槽牙,下令道:“传令,左军全军压上,击敌右军。”

    兵法讲的就是以强凌弱,杨大帅今天打定主意就是死捶岐兵。

    跑了一个软柿子,留下的那个是什么成色,一试便知。

    改名李继鸾的刘知俊将军,同样没有料到李继徽就这样跑了。

    跟岐军打了这么些年,岐军确实软,但每次也都是接战后“力敌不支”。

    这未战先溃是怎么回事?

    怎么就让他撞上了?一点面皮都不要啊这是。

    这次让李继徽出兵,不是白干。打定难军,虽说地皮给自己,但边上的盐州,岐王可是准备允给李继徽的。

    为啥叫盐州,因为有盐池啊。

    那边有个乌池,一直就是唐朝榷盐之地,哪怕不复当年胜景,一岁也收得几万十几万石粮。

    这就很肥了。

    其实自投了岐王,李继鸾就很后悔。

    李茂贞对属下军将确实不错,比如对他,也算厚道,来就给了个地盘安顿。

    但是李茂贞这货既不会理民,又不会治军,这就很麻烦。

    理民不行,如果会治军,那好歹能出去抢。

    但是你不会治军,这就不能忍了。

    岐军之散漫,简直令人发指。

    对面康怀贞手下,许多就是岐军降兵,在梁军就能打,到岐军就拉稀。他自己手下也有许多当初李茂贞的降兵,一番整饬立刻焕然一新,回头就揍得岐军满地找牙。

    可是这几个月,这帮子混蛋回到凤翔就故态复萌,简直是每况愈下,带累着自家老弟兄都风气不对。

    为啥想赶紧占了定难军?再这么下去,他李继鸾也得凉。

    将是兵的魂不错,但兵更是将的胆!

    底下军士烂了,打个蛋啊。

    刚刚李继徽跑路,惊得李继鸾浑身冒冷汗,生怕自己手下有样学样,一窝蜂散了,把他晾在这里。还算周德威动作够快,让郑守义冲了一阵,稳定了军心。否则,让对面老康压上来,李继鸾是一点信心也无。

    便见传令兵奔至,周德威将令李继鸾部上前迎敌。

    这位李将军知道此时不能犹豫,一旦溃败,万事皆休,更明白拿下定难军关乎自家生死。他一个外来户,还就猫在李茂贞边上,泾原,他坐得稳吗!

    立刻表示领命,就等将旗挥舞、鼓声响起,即行出击。

    周德威这把学个乖,生怕又玩砸了。他先派出传骑,就一双眼睛盯着这边,直到传骑向他挥小旗回报李继鸾领命了,这才下令摇旗、击鼓。

    再来一次旗鼓动、兵不动,他周大帅可真受不住。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