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子哥就觉难过。

    于谦道:“李副将还需好马啊。”这话绝对出自肺腑。

    黑哥慨叹:“可惜好马难寻呐。”

    “若有好马种,亦可选育良驹。”

    二哥听了很有兴致。“说说。”

    老于头道:“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良马生良马,驽马生驽马。需有良驹做种,不断选种育种,与那种地其实也相去不远。”

    “你懂这个?”二哥奇道,“李三郎要我那马便说要育良种,若非如此,岂能让他得逞。但这许多年,虽育得几匹良驹也不给我,说还须选育。去岁得了西域壮马两头,甚为神骏,都被这厮藏起了。你懂这选育之法么。”

    “嗯。”

    说道这里,看这老货有些扭捏,二哥就不喜欢,道:“忒不爽利。”于谦看闻言把心一横,将这老黑拉低些,神神秘秘地说道:“此乃我家不传之秘。你可知回交之法?”二哥屠杀在行,哪懂养育,连把头摇。于谦道:“一般选育,只是拣选良种交配,其实远远不够。有些马看着神骏,子嗣却不成器。因此,良驹亦须遴选。其法,次为近亲相交,最优则是回交。”

    二哥道:“怎说?”

    于谦道:“近亲相交,是以血缘较亲近者相交,如兄妹、姊弟,可杀汰羸弱,去粗取精。回交,则是以母子、父女相交,甚至需祖孙相交。弃其病弱,留其壮硕,前后选育数代,可得良种。”

    二哥听了,感觉浑身冒起鸡皮疙瘩,这老货,恁的肮脏。于谦看这黑厮目色诡异,道:“此乃家传之密,你非要问,听了又来恼我么。”二哥难以置信地问:“你这都是哪里听说?”于谦道:“俺祖上管着马场,后来马政废弛,但这不传之秘俺却知道。”

    老黑将信将疑道:“当真好使?”

    老于头信誓旦旦道:“国朝之初,西域选贡康国良驹数千,朝廷于河西大办马政,其后官马多为其种。牧监得以数十年出产良驹而马种不衰,实多赖于此。不过此法隐蔽,密不示人,故知之者不多。”

    于谦口沫横飞,屠子哥却听得一头雾水。心曰,李三从蔚州就捣鼓配种,饲以精料,选以良驹,一路逃到河东时,人都快断炊了也舍不得那几匹马,回头得好好看看有何玄机。拉了于谦亲热地说:“老于,俺不管怎么搞,你若能给俺弄出好马,绝不亏待。跟你说,我晓得李三在何处藏着好马种,待眼前事毕我带你去,你看看哪个好,拉出来给爷爷配种。”老于听他叫得亲切,忙应承道:“成啊。”边上小安听了,心曰:配?看爷爷不给你拉头驴子来配,原来这是一匹母马,安娃子发现想错了。哼哼。也不知马儿是否觉出这小龟奴居心不善,又是一口鼻水糊他一脸。

    三日行军百余里,抵达卢龙塞。

    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

    将军领疲兵,却入古塞门。

    堡内驻有千余军卒,连家眷、民众共计数千口,堡外垦有农田种地,辟有草场畜牧。之前李老三派人来送过给养,甚至留了几名斥候在堡中联络,气氛相当融洽。今见唐朝大军,军民俱欢呼雀跃,迎之于道。李安抚休歇一夜,继续起行,身后则又多了二百兵,全是堡中驻军,也要跟去发财。同样要求每人要有脚力二匹,走在前面给豹骑都带路。

    又行十日,终于抵达白狼戍。

    一路经过数个堡寨,陆续又有许多戍兵加入,战兵累计达到四千。除此之外,还有本应回返的夫子,也有不少主动随军的民壮,再添千众,皆自备畜牲、粮械,人人摩拳擦掌,准备随军大干一票。

    大军从山里钻出来出现在白狼戍下时,又见戍兵欢呼鼓舞。

    迎面是个黑脸大汉。他这个黑,是塞北风霜侵袭,是黑里透红,与黑哥并不相同。李三郎先去做过接洽,给李大介绍道:“使君,这是谭继恩谭将军。”李大下马与谭继恩见了,道:“久闻谭将军威名,幸甚。”

    谭继恩亦开怀道:“早盼使君来山北安抚,何来之迟也!”亲人呐!这些山北的堡寨,就似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在这冰雪北国苦苦挣扎,艰难求存。山北,有多少年未见大唐王师喽。

    二人相望,哈哈大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互相介绍身边将领。李大这边是张德、二哥、李承嗣等,于谦等镇军将领亦在其列。谭继恩身边除了几个唐军将校,还有几个胡人酋豪,都是托庇在白狼戍下的小部落,有奚人,有契丹,有土浑,有室韦,亦有其他不知名的杂胡。

    李大郎道:“谭将军镇守此处多久了?”谭继恩道:“元和时刘公使先祖谭忠公将兵二千,障白狼口,迄今近九十岁矣。”闻言,李大躬身郑重一礼,道:“若无谭将军,我等岂得塞内安坐?”

    客套一阵,谭继恩引众人入堡落坐,道:“老营州地界原有十余砦,近年来,节帅屡屡抽调戍兵南下。至山北人手短缺,难以维持,今只余数寨。有句话我要先讲。”李大道:“某洗耳恭听。”谭继恩道:“即为营州刺史,当为营州计,不可再抽调人手了。秃头蛮本来还算安分,最近数岁越发躁动。前两年占了柳城,去岁秋冬,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蜻蜓并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