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有些荒谬,历朝历代也从未听说过有哪个皇帝是因为批复的奏折过多而活活累死的。

    即便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每一天都批复那么多奏折,也没看到朱元璋因为这个累死的。

    要知道,朱元璋的勤政可是出了名的,每天恨不得十二个时辰处理政务。

    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也没有被累死。

    他虽然勤政爱民,可也没有到朱元璋那种废寝忘食处理政务的地步。

    他为了推行摊丁入亩,耗费了毕生心血。

    毕竟摊丁入亩的政策触及到整个士绅阶级的利益,遭到几乎所有文武大臣的反对。

    他要是不时刻盯着,肯定会有官员阳奉阴违,背地里做些小动作。

    说他日夜批复奏折,这确实是真的。

    没有办法,为了摊丁入亩政策的顺利实施,他必须这么做。

    现在来自后世的信息告诉他,自己是因为操劳过度累死的。

    虽然他不太相信,但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要多加重视的。

    既然如此,那他以后多加休息就行,这样总不至于被活活累死吧!

    不过有一点让他不解,勉强成功是什么意思?

    成功就是成功,哪里还有勉强一说。

    他不禁在心中思索起来,难道是改革不彻底,有一些地方的改革打了折扣?

    他思考半晌也没有想明白,目前的改革在他的强势推行下非常彻底。

    可这样的话,那勉强成功的说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各朝古人对第三次农业税改革异常感兴趣,纷纷打起十二分精神。

    第一次农业税改革指的是张居正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农业税改革指的是雍正的摊丁入亩,最后落得一个勉强成功的评价,显然也不是大家所期待的答案。

    唯有第三次农业税改革,彻底取消了农业税,这才是大家一直期待的。

    尤其是各朝的老百姓,对后世的农业税改革最为关心,一个个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从视频中所描述的,大家知道后世之所以能够成功改革农业税,最最重要的是抓住了三个千年级别的机遇。

    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加入wto。

    能够被称之为千年级别的历史机遇,可见这三个方面有多么重要。

    其中改革开放不清楚,不知道开放的是什么,他们无从得知。

    加入wto就更加疑惑了,完全不懂什么意思。

    就唯有土地改革是他们最关心的,仅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知道一个大概。

    他们非常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土地改革,最终导致后世彻底取消农业税。

    土地改革具体都有哪些内容,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尤其是各朝的统治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加迫切了。

    土地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头等大事,和他们的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要是知道后世的土地改革相关内容,说不定可以借鉴一二,缓解他们朝代所面临的土地难题。

    【古代皇帝和权臣不都是说一不二,怎么偏偏改个税制这么难?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海瑞曾经给过张居正一句评语,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意思是说,张居正这个人一门心思想着替国家做改革、做规划,但实在是太不会给自己谋身前身后名了。

    明朝中期,寒门出身的张居正大权在握,又身负三朝元老名号,力推农业税改革。

    然而死后被满门抄家,妻子被毁去面容,长子更是不堪受辱选择自杀。

    张居正到底干了什么事惹人这么恨,最主要的就是把那个号称给明朝硬续了六十年国祚的一条鞭法推向了全国。

    明朝中期开始,土地高度集中,皇帝带头掠夺地产,大量设置皇庄。

    而官绅们也纷纷效仿,大肆兼并土地。

    农民不断失去生产资料,但是农民的税负却并没减少。

    只要地方志显示这片田地过去是属于你家祖上,哪怕现在这个地不属于你的了,田赋还是得伱来交。

    农民为了逃避这种不公平的税赋开始四处流亡,变成流民,甚至演化成流寇,而朝廷的财政收入也因此快速下降。

    一条鞭法,其中重要的一项革新,正是田赋的课税对象由人改为田产。

    实际上也就是把劳动税改为资产税,这其实就很类似于我们现在提到的房产税。

    房产多就多交税,没房就不交税,增加富有阶层持有财富的成本。

    而一条鞭法本质上也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小部分人掌握绝大部分资产。

    除此之外,一条鞭法还推行货币化纳税,这是为了降低农民隐形开支。

    从秦朝开始,农民缴税都是需要带着粮食,或者制成品去固定站点进行当面点清的。

    而粮食在古代是按照容积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