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什么圣就不知道了。

    荀攸自问看人一向很准,心中有所想法之时,却也忍不住说了出来,引起了曹操、郭嘉、戏忠三人同时哑然失笑。

    “呵呵呵,哈哈!”

    末了曹操一拍案牍,大笑道:“他就是个狗剩,还什么圣……”

    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而曹操在轻松的氛围里,换上了官服进宫去,他打算先和刘协将此事言明。

    也好,让陛下心中有个底,同时也尊重一番陛下的身份地位,最后还可以献一计。

    ……

    “哦?”

    长乐殿上,刘协听完了曹操禀报之后,面露好奇的欣喜之色,“张爱卿竟然还懂这些?”

    “懂,”曹操当即点头,“陛下别忘了,伯常就是出自草莽,身份低微,而这些民情,也只有身份低微之人方才更易看清。”

    “他也曾说过,知民政之人不在朝,而在野。”

    “山野之人行走于民间,深知疾苦,其眼目所着,肯定和高居庙堂的官吏有所不同。”

    “说得也是!”刘协甚为赞同,“这么说来,张爱卿能拿出家资以养八万难民,实则是因为此前这力主的骟法之政。”

    “不光是令我境内肉糜增产,同样也让他手中粮资极多,可供养百姓。”

    “嗯,”曹操欣慰的点头,从未有过的慈眉善目,但很快眉头一紧,又叹道:“唉,不过……”

    “丞相为何哀叹?!这,还有什么不妥之处吗?应当是值得庆贺之大事,乃是我大汉重复振兴之吉兆才对。”

    刘协满脸疑惑,不是好消息吗?又如何感慨上了。

    “只可惜,冀州送来的这些奏表,其心不善也,想置伯常于不义。”

    “什么?”刘协眼眸中锐气顿生,颇有愠怒威严,不自觉的站得腰板挺直了起来。

    “丞相这是何意,且细细说来。”

    曹操拱手而下,道:“冀州送来奏表,将魏郡赈灾不严,导致流民南下逃难向许都求生之事,推脱于幽州略地。”

    “且大肆夸赞伯常散尽家财收治八万难民之事,许都已有流言,说伯常家资太多,系因贪墨所得,而实际上,都是他以出生入死的功绩赢得的赏赐。”

    “但,流言之于人口,宛如山丘无法切断流水,人言可畏也,又只怕是朝中有冀州袁绍细作,欲扰乱此事,袁氏有异心已不是隐秘之事,此法可乱我许都根基……”

    “朕明白了,”刘协眼中精芒不断,威风凛凛,负手而立于大殿之上,“丞相有何计策?”

    曹操进一步,低声道:“陛下可先佯装不知此事,持此徐州、兖州、汝南与彭城奏表,待上朝时候听谁人来进言查办伯常,便可留意谁为心向袁而不向汉之人。”

    “嗯,此大功之奏表,还未经尚书台?”

    “未曾,”曹操微笑道,“只有臣一人知晓。”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