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一要员,因此迁怒。

    但表面上,却只能恭敬拱手,表示此是无可奈何之事,一切秉公的模样。

    “呈上来。”

    刘协微微叹了口气,还是如常让内侍将笔录送到眼前案几上。

    由两人展开后,张韩案的陈情尽在眼前,此刻大殿之上几乎都是轻悄悄的呼吸。

    所有人都是屏住呼吸,察言观色,看天子的脸色。

    天子看了不知多久,大殿上始终保持针落可闻。

    直到他看见笔录上最后一句,张韩在大理寺自愿请罪辞官、去爵,说出了那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句。

    一双手臂,不知因何种情绪而颤抖起来,前无明君,后不可及……

    想到天地长久,竟然涕泗横流,张伯常失望透顶,心中决绝,这是对汉廷已经彻底绝望,不愿再食哪怕一分汉禄。

    “伯常……”

    刘协鼻头一酸,眼泪都快出来了,朕孤苦飘零数年,几经生死,差点就在长安无法返回故土。

    身边环伺皆为虎狼,恨不得将我剥皮啃食,直到许都我才遇见这些真正为汉室百姓立身的明臣。

    老有曹公、少有张侯。

    本来该是君明臣贤的绝美光景,却没想到,还是被争权夺利给破坏了。

    刘协此刻心中不解、恼怒的是,这么干对董承、伏完等人到底有什么好处?

    许都衰微,百官不睦乃至内斗,难道他们就能成为所谓“力挽狂澜”的千古名臣吗?

    不过是以阴险心思,残害忠良、构陷贤德的奸佞小人而!

    张伯常曾几次对朕进言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如今看来,正是如此,朕不曾听信,只以为公卿和睦,虽有嫌隙但不影响大局,如今看来,却害得伯常遭人构陷,险些损失此等英才。

    是朕之过也。

    想到这,刘协猛然拍桌,砰然作响,在大殿之上宛如惊雷,引得众目尽皆望来,董承等人更是有惊喜之色,颇为期待的盯向座上。

    “这就是伱们号称告发的奸臣!?”

    啪!

    刘协将笔录扔到了董承面前,董承连忙弯腰捡起来一看,大惊失色:“怎么可能?”

    “陛下,觉悟这等可能,这一定是串通好的!张伯常以奴籍假扮当年旧部家眷,串通一气!请陛下明察!”

    钟繇此刻站出来拱手,沉声道:“陛下,此节微臣曾反复询问,每一家都曾问到,连三岁的垂髫童子也可回答,可以认定张韩所言非虚,他真的让曾经救他性命的兄弟家眷过上富足日子,那些人不算奴籍,且每家家资经府中下发后,皆为自己所存,并非是替伯常私藏。”

    “不可能!这些人承蒙张韩恩惠,岂不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董承有点急了,他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是这般走向。

    张伯常贪财至极,敛财无数,怎么可能会是这等豪情义气的英杰!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