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君侯您不讲信义,日后恐遭人非议!”

    “贾某就算饿死,也绝不屈服!”

    “哎哟,典司马轻点……”

    ……

    第二日,上朝晨议,张韩当即提出了袁术驻防向徐、兖两州以及汝南的情报。

    “其兵马增派约五万,其中,所领将军大多是当年因乱而武装自保、不奉朝令的人。”

    “董贼当时留下的隐患,的确太多,他劫掠圣驾,致以天下不奉汉廷之旨,而现在这隐患却依然被袁术利用,举兵向许都,是何意?!”

    “此为,谋反篡逆也。”

    这番话,引起了诸多大臣的议论,令刘协的脸色也很不好看,却又无法劝说什么。

    当前局势,各家诸侯奉诏领官,但是又绝不臣服,已成定局。

    袁术却又是第一个直接陈兵边境以固守的人,他定是在江南已站稳脚跟,势力逐渐壮大。

    早已打了很多对袁氏心存侥幸之人的脸,所以刘协愠怒,沉面示下方百官。

    当然,此刻也有不少人议论纷纷,在张韩身后、身侧指指点点。

    还是由董承笑着道:“校尉此言,或许有些武断,或许增设兵营,只是为了长治久安呢?”

    张韩等的就是他,立刻向天子拱手而拜,朗声道:“董将军所言极是!是在下武断了!依董将军之意,应该是再试探一番才是。”

    “臣附议!以催取今年朝贡,向扬州下诏,以试探袁术之意!”

    “臣附议!”

    “董将军所言极是!”

    “董将军心思细腻,令人敬佩!”

    “臣附议。”

    董承嘴角一抽,下意识慌乱的指着张韩:“你……”

    “陛下,臣的意思是——”

    “好了,”刘协抬手止住了他,笑着看向张韩道:“准卿所奏,如今也的确该朝贡了。”

    “去年,今年,益州都未曾朝贡,应当派遣使者再去催促。”

    他特地点了益州,不过想来入蜀中的道路十分艰险,非数月半年不可达,估计川蜀的朝贡也很难送上来。

    刘协只是把话题引走,越过方才对扬州下诏的提议,毕竟已经答应了张韩所奏,没必要继续争论了。

    董承悻悻地走向一旁,暗中盯了张韩一眼,他那说辞好似早就准备好了一样,自己还能被他利用。

    日后传出来,对袁术下手是自己殿上主张,不,说不定传出去的话可能不是“主张”这么简单,要被人传成长乐殿上“据理力争”,这不就显得自己和他袁术作对吗?

    接下来,朝堂之上说起了讼狱革新之事,重启大理寺、廷尉之则,立金吾卫守皇城,以许都尉守内外城。

    卫戍京都附近的各大营地轮值,都可有机会到许都来任职,可上达天听。

    这些都好。

    就是说起校事府的时候,太傅、太尉、司农、御史台尽皆反对,各处其言,企图让刘协知晓其害。

    因为一旦设立,他们将会永无宁日,但他们又不敢太过强硬的反对,因为曹操现在正是如日中天。

    一直到最后,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刘协才看向身旁的曹操,矮身凑近询问道:“爱卿觉得,校事府如何?”

    曹操回头去看他,也轻声道:“陛下可自行决断,微臣不敢掺和,若说不好……恐日后皇城贪赃枉法之事,扰乱了治安民心,心中罪孽深重;若说好,又得罪了董国舅他们的利益,要被人暗中排布许多,最好是不蹚浑水……”

    曹操说完,乐呵呵的笑了笑,然后老实的转过了身去。

    刘协咂了咂嘴巴,感觉曹公很轻松自然,的确不像掺杂了私欲。

    倒是这些公卿……还没开设,就已经像是被人抓住了尾巴似的。

    而且朕还听闻过,许都有些官吏,家宅大如宫闱,有半城之广,此等风气怎能不治?

    当查此类巨恶之首也……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天四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天四包并收藏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