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大牛刚要走, 陈晈赶紧喊了声道“师傅,你且先走, 我再去拿点东西!”

    说完兔子一般跑远了,拉也拉不住。

    过了会回来,陈晈肩头上又扛了两袋麻袋,一袋是大米,一袋是小麦, 上头还挂着两只母鸡,乖顺的趴着,嘿嘿的笑,豁开一嘴好牙“师傅, 有你帮忙, 我就再扛两袋,省得再跑一趟!”

    梨大牛回过味来,奶奶的, 感情这小子连这个也算进去了, 这脑瓜子怎么贼精贼精的。

    因要避嫌,陈晈便同梨大牛先回了家, 陈妞和姜氏慢腾腾的回来了。

    考虑梨大牛晚上还要回去, 晚饭吃得早了, 姜氏宰了一只鸡,将梨大牛的鱼做了, 炒了几个小菜, 温了一壶小酒, 姜氏虽然节俭,但是礼数上却是很周到,断不会做得寒碜,让陈晈失了面子。

    农村家中有男客来时,女子鲜少露面,陈妞和姜氏在厨房里随便吃了点,便收拾今日买的物什了。陈晈和梨大牛便坐在大厅中吃菜,陈晈仔细讲昨日发生的事情,又讲自己落魄后找了好友帮忙,才寻了租了这处房子,梨大牛听着听着,越看越觉得陈晈顺眼——这小混蛋未雨绸缪,早就准备好了后路,就等着和陈家扳了,陈学年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算计之中,老东西只怕还不晓得上了自家儿子的当。

    要是做了将领,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了。

    他看着面前的小狐狸带着笑,突然就有点不满意起来,混小子屁大点就一肚子坏水,要是长大了也算计到他头顶怎么办?反问道“果真是找朋友帮忙的?”

    被他目光一射,陈晈也不好意思,于是老实讲,自个是早就打算好的,又将钱财的来源说一通,至于私房钱,陈晈也没瞒他,严格说起来,也不算是私房钱,猎物这东西没个定价,卖多少都靠嘴皮子,有时陈晈全数上缴了钱财,他还拨一些零花给她使。

    梨大牛一贯不多话,玩笑也就那么几句了,剩下便是嘱咐陈晈练功的事情,临走的时候,试了一回陈晈的身手,还算满意。

    只是人走后,陈晈才发现饭桌上的钱袋子。

    顿时心中不是滋味,眼眶竟然慢慢的发热了。

    冬天的夜晚黑的快,陈晈出门的时候提了一盏灯,到了大棚时果然已经黑透了,她将灯点起来,要去做嫁接,可刚刚一进去,便嗅到一股子腊梅的味道。

    陈晈心脏一缩,径直的走向那株嫁了接的红梅的腊梅树,打着灯笼仔细一看,好家伙,嫁接的地方已经长得合拢了,枝干上冒出了红色的花蕾,只有小小的一只,就像红宝石一样,包裹得极其的紧,有些皱,可能是由于嫁接问题,花蕾发育不良,所以个头没普通的红梅一般大。

    但腊梅已经开放了,开尤其的好。

    陈晈回过味来,可能是因为棚子里太温暖了,便琢磨着将盆栽移出去,想利用低温延后梅花的花期——梅花这种东西,天气太寒冷了也是不愿意开的。赞扬梅花多么的不畏惧寒冷,是那些没养过梅花的外行诗人才做的认知,南方的梅花开的好,放北方去说不定就不开了,梅花耐寒,也只是耐寒而已,每个品种的耐受力度都不太一样,大多数还是喜欢冬末春初的时候,日照长,温度也不过分的寒冷,春雨也还没降临——梅花也是受不得雨水的冲击,爱掉,初春的碎雪还能忍受。

    茉莉也是开的独好,陈晈已经搬了一盆放陈世光屋子养着,他看了很感慨,时常怀念起钱氏。每每这时候陈晈就抱着那只肥猫坐在他床边,看着他枯瘦的手一遍一遍抚摸那只懒猫,猫咪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眯着双眼,执着的将头藏在她的手心里。

    虽然陈晈曾抗议过,自己手掌包不完它的猫头,然后缩进袖子里藏起来,但那只猫头竟然跟着钻了袖子。

    猫同人陌生时,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叫它胆战心惊,熟了之后,它同狗皮膏药差不多了,真是一种无赖的生物。

    陈晈将梅花移到棚子边缘,这里靠近外面,气温总是要低些,便起身回去,半夜抛了铜钱,决定将剩下的钱拿去建房子,不全都投入地皮里。

    毕竟古代同现代不同,人家买地皮,还得自己建造房子,远不如直接买房子来的省事,所以地皮的热度自然赶不上房子的热度。

    陈晈之前打算将钱财给姜氏管理,可当时身上就剩下二十两,便给了她,吓得姜氏呆了半天,陈晈反应过来,普通的三口之家一个月节俭些一两银子也是过得下来的,要是家中粮食充足,兴许这点也用不完,过得手散一些,也就是两三两银子。

    姜氏似乎从来没一次性掌管这么多钱,她的钱到了秋收的时候能多些,但还没有焐热,便要交给陈学年,二十两是拿过的,但也只是拿过。

    陈晈识趣的打消了将钱财交给她保管的打算,安慰她说没了土地,粮食都得花钱买,二十两也不算多了。

    有了经验,她只给了陈妞一两银子,作为她私下的零花钱。

    但陈妞老实惯了,虽然陈晈私底下告诉她,这钱自个想买什么就拿去买什么,不用交给姜氏,第二天饭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女仕途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九疑郎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疑郎君并收藏农女仕途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