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刘……”周振硬吞回到了嘴边的话。

    周行见此眸光微闪, 不觉多看了祁国公一眼。

    以周振的脾气, 便是阿拂再如何会调.教学生, 也不过是个十余岁的少年, 他便是礼让三分,也不会在被重重驳了面子的此时还硬忍下怒火。

    想来,是他那个宝贝儿子的前途确实不顺。

    国子监的恩荫名头,当着族中众老的面被派给了周舟;在自己的诱导下千挑百选择定的晋江书院, 初试即落。

    以那周怜儿不喜读书不求甚解只爱搬弄是非的性子,除了塞进晋江书院的子班,就是寻个私塾正经重读, 再不然, 就仅剩下请个西席的路了。

    前者不提, 后面两个不论选了哪个, 都是坐定了周随的笨拙。

    自己幼时意难平的对象, 竟是百无一用的废物。

    周行摇头失笑。

    若他是个宽和性子,看开后对这对父子当可一笑置之。

    可惜的是, 他周三素来喜欢落井下石,干脆痛快。

    周行抬眉远眺,四处搜寻后收回目光,奇道:“怎得光见大哥二哥,四郎没随国公爷一道来么?”

    周振气得铁青的脸, 因气上加气涨的通红, 连袖摆都因手抖, 不停地颤了起来。

    看他紧绷的嘴型, 只怕此时若是在祁国公府上,不论今日是不是周行的加冠礼,一句“逆子”的恶名都是避不了的了。

    也亏得是在靖宁侯府上,才能让他占尽上风。不然加冠之日被生父厌弃……呵。

    幸有阿拂,在祁国公下令不许他这个嫡子于周氏家庙中成礼时,拦住了准备意气之争的自己。想到那日刘拂句句贴心,周行笑中掺入不少柔情。

    却将周振气得更狠了。

    他本就知晓答案,自不必周振回答。只等了一息,便自问自答道:“原是我忘了——今日国子监需得上课呢。”

    占了国子监恩荫名额的周舟,怕是与他这个占了嫡子名位的儿子一样,是祁国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周振气急,可到底还记得身后有无数同僚看着,只得强压火气压低声音道:“周行你莫忘了,待三月后随儿生母入门,你还需唤她一声母亲。”

    他溢出一丝奇怪的笑意,语重心长道:“自古儿女婚事,都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与随儿到底是亲生的兄弟,日后携手同心,才是正道。”

    这话,其实挑不出毛病。

    拿后宅手段钳制家中爷们儿的,京中也不止一户。

    毕竟提亲议礼之事,从未有过适婚男女自己去办的,待周随的母亲真成了祁国公的继室,确实有权利于周行的婚事上做主。

    作为一个父亲,周振虽不喜周行,却也对他的性子很是了解。他此时说出这番话,也并不是为了逼周行服软。

    他所图不过是激怒周行,让他在众人面前落下个忤逆不孝的形象。

    就如他所说,在邹氏入门后,不论周随以前的名声多么难听,自此后便是正儿八经的嫡子。

    国公的爵位只有一个,嫡子,却有两个。

    对他这个父亲来说,周行是个逆子;但对已故的姜氏来说,周行则是个孝子。

    可祁国公算得再好,也算不出他将周行逼去金陵的三年,对他有多大的助益,又有多大的改变。

    “国公爷怕也忘了。”周行垂眸,心平气和地理了理衣袖,轻笑道,“我连您这亲爹都不尊敬,又怎会听小姑母的话呢。”

    多年习武的周行对气息的控制可谓得心应手,声音之低,仅够自己与周振二人听到。

    周振闻言,目呲俱裂,举手便打:“你!你从哪里听来的浑话!”

    在巴掌落在脸前时,周行便已一把握住他的手腕,甚至还反手拍了拍他的手背。

    “国公爷可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周行松手,对着来人恭敬一揖,“舅父,您来了。”

    刚才被他禁锢着的手臂,颤抖的如同老人一般。

    只因他握着的,是周振的死穴,即便没有确凿的证据,也足以让祁国公千夫所指,让祁国公府在世人面前再抬不起头来。

    谁能想到,逼死发妻的祁国公竟会是个如此情种呢?

    从周振背后过来的,正是周行的舅舅,靖宁侯府如今的主人姜和。

    作为主人和小舅子,姜和一眼不看周振,只对周行道:“行儿,吉时已到。”

    “是。”周行垂眉敛目,跟在姜和身后向着正厅走去。

    当他与站在前排观礼的刘拂擦身而过时,嘴角不自觉溢出一抹笑意。

    祁国公会拿婚事压他,是周行早已料到的事。是以他早早地便找好了祁国公的各种把柄,以备不时之需。

    而当他与刘拂相识之后,更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唯恐哪里委屈了她。抛出曾经最大的底牌震慑周振,也是为了稳妥。

    至于万全之策……

    想到还在偏厅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青楼改作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时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绿并收藏我在青楼改作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