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刘拂悄悄向秦恒眨了眨眼。

    得到她示意的皇太孙眸子更亮了。他久居宫中, 并无兄弟姐妹, 亦无同龄玩伴, 除了卑躬屈膝不敢抬头的小太监外, 再无一个能说说话的人。

    是以当在青山上遇到刘拂时,才会在离去时那般怅然若失。

    好在之后有缘重见,又与周行等人志趣相投,这才有了平生头一遭的主动开口, 向皇祖父讨一道恩旨来这晋江书院附学。

    他作为大延未来的天子,科举只是他招贤纳士的手段,从未学过那刻板的八股文章。如今为了不在同窗间落了下风, 仔细钻研后才晓得八股取士是多么禁锢人心。

    一边学习帝王之道, 一边刻苦读书, 所费心里比之过去不知要多上多少, 可是书院开学不过短短十余日, 便已让他看透了许多过去根本触摸不到的人心。

    为君者最忌清高自诩目下无尘,百姓才是一个帝国的基石。这些道理秦恒不是不知道, 却也只是知道而已。

    如今,他是真的晓得自己想要做一个怎样的君王。

    而这一切,都是面前几人带他领悟到的。

    想起归来路上,周行夜月把酒,带着微醺醉意讲出的怜民忧国之言, 秦恒心中只觉一团热火在烧着。

    上月祁国公府的豪请京中权贵, 为三子大办加冠礼的事, 秦恒自有耳闻。他作为皇太孙不能插手臣下家中事务, 但作为朋友,却可以为好友挣得一份颜面。

    秦恒看向方奇然:“还请方兄让小弟一让,这赞者可否由我来做?”

    加冠礼上,需由受礼者的血亲二人为主人,再由主人请来德高望重的长者为正宾,赞者一人与有司三人,亦是由主人在受礼者的好友中选择。

    按着情分,这独一无二的赞者,本该由方奇然或蒋存两个周行的好友来做;按着规矩,人员的选定该由周行唯一的亲长祁国公周振来择。秦恒毛遂自荐的举动不止是不恰当,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越俎代庖。

    已知晓秦恒身份的方奇然只是微讶,谢显才是真的惊呆了:“秦兄,这样不大好吧?周兄本就跟他尊长有些……大矛盾,咱们私下决定,怕会使周兄落下个不尊长辈的把柄……”

    在周行看不到的角度,谢显拼命向着秦恒挤眉弄眼打手势,只怕周行一时脾气上来,给秦恒没脸。

    “无妨的。”周行回头,将正做着小动作的谢显钉在原地。他拍了拍谢显的肩头,露出难得的亲近,“谢兄,无妨的。”

    说罢又回头看向秦恒,正色道:“阿拂为先生,只旁观就是,至于赞者与有司,只得托赖你们三位与阿存了。”

    他同样惊讶,却是因为自相识以来就从未拿过什么主意,似是全听他们意见的皇太孙,竟愿意在此事上为他出头。

    “秦兄,多谢了。”

    皇太孙从多年前便已跟在圣上身边上朝听政,他们这些小辈不识得太孙的样貌,祁国公乃正二品大员日日上朝,不可能认不出。

    有太孙在,当可省了他许多麻烦。

    就算祁国公有意在加冠礼上让自己没脸,却绝不敢败坏了皇太孙的兴致。

    原来他一直不愿借助外力,就连方奇然与蒋存的帮助也长拒之门外,现在才知道,有时候有些事,不是自己一力抗下,就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周行抬眼,深深望向刘拂。

    若不是碰到她,或许他还会一意孤行,至死不会改变。

    想起方才奉琴时刘拂似含着羞怯的目光,想起刚刚她改换的称呼,即便明知是因着师生之谊无法在书院中再唤一声“三哥”,周行的唇角依旧怎么都压不下去。

    全副心神都放在刘拂身上的周行,并未发现身旁方奇然欲说还休的无奈。

    而被他注视着的刘拂,则旁若无人般地“悄悄”向秦恒眨了眨眼,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微笑。

    方奇然轻叹口气,从怀中取出封信,递给唯一没看过的刘拂,岔开话题道:“按着发信的时间,阿存十日前便已上路了,想来是不会错过的。”

    一去月余,甚是想念。

    ***

    可惜的是,大半个月后周行的加冠礼上,蒋存的身影并没有出现。

    吉时将至,东房内只有刘拂与周行二人。

    刘拂抬手,替周行整好滚着朱红锦边的衣摆与袖口,轻声安慰道:“三哥放心,二哥他不会有事的。”

    因着冠礼礼仪,周行下巴微抬双手平摊,任由刘拂的手在他身上游弋。

    本是他期待了多日的亲近,此时却因为蒋存的了无音讯再升不起一丝绮思。周行眸光微沉,到底忍不住攥住刘拂抚过自己颈肩的手。

    “阿拂,阿存他定不会有事的,对么?”

    他与蒋存自幼时相交,多年来亲如兄弟,自然知晓以蒋存的脾性,若非有大事发生,绝不会到此时还不出现。

    蒋存从不是个会让亲近之人担心的,就算真的失信不能及时回来,也会想法子传些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青楼改作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时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绿并收藏我在青楼改作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