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县令大人召唤, 宗泽连忙整理了下仪容进到书院客堂。

    宗泽一进门,胡县令就看到了, 一袭蓝布衣衫的小小少年虽然身姿不高, 但气质隐现;再看他面容, 真是如芝似玉一般。

    美的事物大家都是喜欢的,尤其是学习好, 人又好看的学子,那更是让人好感大增。

    宗泽进得门来, 对着胡县令弯腰作揖。

    书院的学子都是没有功名的, 见了父母官,本是要下跪的;但是, 本着看中学子, 胡县令早就对书院说过,书院所有人等,见了他寻常行礼即可, 无需下跪。于是, 宗泽也只是作揖。

    胡县令不遑见到如此芝兰玉树的少年, 心中顿时留意。于是, 拉开架势准备考校一下宗泽。

    宗泽知道胡县令乃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见他要考校, 真是严阵以待。

    胡县令已知宗泽是熟读了《四书》的,很是出了些《四书》题现场考他。待他考完, 很是满意, 如单论《四书》, 此子真可下场一试了。

    考完《四书》,胡县令又道:“《四书》实乃读书人的要务,《孝经》却也是读书人必要记的,须知忠君爱民,此乃我们读书人的己任。”说完这些,又接着考宗泽的《孝经》。结果当然没有让胡县令意外。自此对宗泽更是留意了起来。

    头天的考试乃是重中之重,第二天相对来说重要性要小很多,学子们的思想也放松了好多。

    第二天考完,仍然是将上舍全部六人以及中舍、外舍前三人的文章放到胡县令面前。

    看到宗泽不出意外的又是外舍第一。胡县令很是满意,看来,此子各科都是名利前茅的,这样以来,在考试中更能有所斩获了。

    当得知宗泽家在榨溪乡里,家境贫寒,上学极为不易,胡县令连连说道:“不容易,不容易,寒门出贵子啊,观此子文章,小小年纪已是胸有沟壑,山长你好好栽培,说不得,书院也会有天下闻名之时啊。”

    许山长连连答道:“借大人吉言了。”

    这次书院岁试,发现了宗泽这颗苗子,真乃意外之喜欢。胡县令一高兴,将此次上舍六人,及中舍、外舍头名叫来,亲自勉励了一番。

    末了,又从公库中拿了十多两银子,以作奖励之用。上舍头名晋江跟内舍头名吴来,以及外舍头名宗泽每人各得二两;其他在场的上舍五名学子也是见者有份,一人给了一两。

    想不到这次岁考竟能得到如此丰厚的奖励,宗泽高兴的不得了。这二两银子真乃一笔巨款啊。

    马上就要回家了,可能好好的买点东西给家里人了。

    知道宗泽得了胡县令的嘉奖,同舍之人反应不一,马建搂着宗泽的肩膀要他请客,当宗泽答应请客后,结果又是他自己结的账,此乃后话。

    孙桂看到宗泽受到胡县令的两次亲自接见,又得了二两赏银,真是心头滴血。暗自下决心,下次一定得将宗泽比下去。

    腊月十五,上完早课,书院集合所有学生,宣布放假。并将明年,内舍升上舍,外舍升内舍的人员名单公布。外舍宗泽、孙桂明年要继续同窗内舍了。

    宗泽不意外,所以感觉不大。孙桂倒是有恨又喜,恨还要跟宗泽同窗;喜,自己明年有机会将宗泽踩到脚底下了。

    许山长说完这些,有特意叮嘱上舍的六名弟子以及明年想下场一试的内舍弟子,来年就是县试了,务必好好发挥。还有,就是务必将履历、互结、具结安排好。万不可因此耽误了考试。

    宗泽听到山长说报履历,是啊,考试是要报上祖宗三代的姓名,这其中包括了母亲的姓名的。

    可从之前,他爹娘之间的对话来看,他娘林淑芳的来历成疑啊。宗泽的心有点沉了。看来,今年回家,必须要跟爹娘好好说说这事儿了。不然,还考什么科举呢。

    书院散学后,书院寄宿的学子,大都离去了,寝馆里也只余了一两个跟宗泽一样,路途遥远的学子。

    宗泽知道,算算时间,他爹也得黄昏时分才能来县城的。

    宗泽得了二两银子的赏银,又加上之前家里给的余下的还有两贯多钱。现在算来,宗泽也算是个手头有钱的小富翁了。

    爹还没来,时间还早,宗泽有时间去逛逛了。他跑到小河口,逛了一圈,原本,他是想买点胭脂水粉的,一想,还是算了,这不是城里,乡下少有人用的。就算买了,估计娘跟姐姐们也不敢用的。

    想想,宗泽又去首饰铺子看了看,先前是给大姐买的嫁妆之用,那自己再给三个姐姐买点平日里用的吧。

    宗泽精心的挑了起来,挑来选去,宗泽看中了一支兰花银钗,这个银钗送给她娘刚好。问了价儿,足要二两银子,宗泽原想着一咬牙买了;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这钗子估计就算自己买了,娘也是不敢戴的。别说几个伯母会酸死,他奶也会看不顺眼的。

    踌躇了好一阵儿,宗泽倒底没有买。然后又转到了别处。

    宗泽转了半天,买了十来丈青布,准备回家送给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门科举(女穿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玉子双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子双泽并收藏农门科举(女穿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