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原本也不知道“大桶张家”招募武人的,只不过这事实在太火了,码头不少沦为挑夫的武人,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应聘了。请百度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刘忠一琢磨,那些武人都不如自己,说不定自己能被招进去了呢?



    不仅包吃住,还一个月有三贯的工钱,这样的好事,跟天掉馅饼差不多了。说不动心是假的,连武举都有人想着浑水摸鱼了,更别说这样的一个私人招工。不少不是武人的,都抱着大奖的心态过来应聘,才有如此盛景。



    张正书看着这样热闹的场面,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后世开招聘会。前来应聘的人,情绪高涨得张正书都有点受不了。



    好在,张正书是有经验的,见势头不对立即更改了招募的方式:考试。没错,只有考试才能公平公正,张正书也想找一些有真武艺的武人,而不是只有蛮力的莽汉。考试也很简单,把你最拿手的武艺秀出来行了,为此张正书还特意让人准备了不少沙包。



    刘忠虽然最擅使刀,毕竟是家传武艺嘛。但是,刘忠的拳脚也是不错的,起码很多武人要好。张正书对他拳拳到肉的打法十分欣赏,见过后世散打的人都看得出,什么是花架子,什么是真正的杀人技。



    后世有人质疑国武术,认为国武术是花架子罢了。但其实这只是误解,武术和武技,本来是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的。武术,其实是一种套路,表演的成分居多,戏剧用得最多。但是武技,却是实打实的杀人技,从战场积累下来的。武技包括了各种兵器的使用和拳脚的杀人技巧,绝对没有一点花招,出手是要人命,非死即残。如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唐手,是这样的杀人拳脚,往往一击必杀,没有半点虚假。



    其实,到了后世也一样有这样的杀人技传承,只不过一般不用罢了。在法律昌明的年代,谁敢下这样的狠手啊?这样的传承在后世,叫做散手,也叫做散打,散的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以为“散”。但注意,后世的散打其实也是留手了的,而像宋朝这时候的杀人技,却是真正能致人于死地的夺命拳术。



    刘忠用的,是这样的散手,也有个名字,叫做“太祖长拳”。没错,是赵匡胤传下来的拳术。



    一般人是不会“太祖长拳”的,因为这只在军袭承。但是刘忠祖是太祖的亲兵,所以才学得到。“太祖长拳”讲究实战,攻防格斗,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动作干净利索,如果闪避不及,被一击毙命也是有可能的。



    张正书虽然不懂武技,却有眼光,立即发现了刘忠是个高手。



    “好!”



    张正书毫不犹豫地招下了刘忠,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回小官人,俺叫刘忠,人称‘花面兽’,汴州人士。”



    刘忠大大咧咧地说道,“祖曾当过兵,家传武学……”



    “不错,不错!”



    张正书觉得这人可堪造,又问道:“识字吗?”



    “不识得……”刘忠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张正书微微有点遗憾,但他也知道,别看宋朝是古代识字率很高的时代,而且汴梁城读书人数不胜数,但实际盲率还是很高的。像刘忠,连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闲钱去读书?“那也没关系,愿意到我这做一个护院吗?”



    “愿意,愿意……”



    刘忠听了这话,激动得都涨红了脸,映衬得脸的那个猛虎形状的胎记更加狰狞。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且去那边候着,待会有份契约需要你画押签字的。”



    刘忠又千恩万谢地走了,张正书在心感慨,这时代的武人确实没有多少花花肠子。像刘忠这样的,只要你待他不薄,那他可能拿命来回报你。这可能是武人心的“义”吧,义之所向,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然,张正书支开刘忠不是因为他要继续招聘,而是系统提醒他,这个刘忠不简单。



    “你知道这个刘忠是谁吗?”



    系统毫无预兆地蹦出来,有点急促地说道,张正书是第一次见到系统这个模样。虽然他早知道了这个系统其实是有自己一套逻辑的,也确实是一个AI智能系统,因为它有着喜怒哀乐,有着人类的感情。可这样状态的系统,张正书还真的是第一次见。



    “是谁?难道历史鼎鼎有名吗?”



    张正书觉得有点好笑,怎么可能,如果是历史名人,怎么他一点都没听过?



    “《三朝北盟会编》有记载,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有一巨寇叫刘忠,人称‘花面兽’,初聚兵于东京,其众皆戴白毡笠,又号‘白毡笠’。后南宋建炎三年十一月,韩世清败刘忠于斩州。如果历史没有出现偏差的话,那这个刘忠是日后的土匪头子……”



    系统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好官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飘依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飘依雨并收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