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求情,公孙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但将军却是做不成了,只能当个校尉,而且实在没资格继续出塞。

    所以,公孙敖缺席了其后的河南战役。

    这一战,卫青如摧枯拉朽一般的摧毁了匈奴在河南地新秦中的所有力量。

    先是飞跃梓岭,如神兵天降,强渡北河,奇袭高阙,全歼了匈奴的楼烦、白羊部,聚歼其右贤王主力,收复了整个河套,饮马黄河,跃马阴山,登上榆林塞,将旧秦的领土全部收复!

    这一战,畅快淋漓,这一役打出了汉人的自信和骄傲。

    从此,寇可往,我亦可往!

    从此,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不复存在!

    从此,一汉可当五胡!

    只是……

    卫青终究是君子,是敦厚长者。

    当他携河南之战全胜匈奴的无上之功返回长安,看到老铁们老兄弟们的窘境,马上就同情起来。

    于是,等到隔年,元朔五年卫青以车骑将军领衔出塞时,他的军队里,出现了无数关系户。

    譬如,在元光五年丧师无算,近乎全军覆没的公孙敖,就在他极力推荐下,拜为骑将军。

    什么叫骑将军?

    这是卫青为了给公孙敖揽功特别发明创造的一个职位。

    职责也很简单,扛着帅旗,带着亲兵营跟着卫青就好了。

    这一战,同样是摧枯拉朽,所向无敌!

    汉骑席卷了整个幕南,打的匈奴人抱头鼠窜。

    但奇怪的是,在元光五年丧师无算的公孙敖,居然能以区区的骑将军‘傅校获王’,以致被封为合骑候。

    毫无疑问,公孙敖其实很可能根本就没有立功。

    他的功劳是卫青分给他的。

    就像卫青对待公孙贺一样。

    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人跟着卫青就所向无敌,单独领军不是迷路就是失期,甚至干脆就被匈奴人打的落花流水,丧师无数!

    当卫青风光鼎盛之时,他身边环绕着不知道多少关系户。

    除了他的朋友、亲戚和老铁。

    还有着各种各样,通过各种办法混进去的老旧贵族后代。

    连平阳长公主的儿子,年不过十六岁的曹襄,手不能提,肩不能抗,连兵法都不知道,也能混一个校尉,分到功勋。

    在哪个时候,只要能攀附上卫青,能和他扯上关系,就能发达。

    卫青本人的性格也使得他无法拒绝老铁们、亲戚们和朋友们的请求。

    于是,整个卫氏外戚集团不断膨胀。

    直到有一天,一个少年横空出世!

    十七岁勇略无双,一出世就率八百骑直趋龙城,以少胜多,端掉了匈奴人的老巢,连单于的叔叔、伯伯和姨妈姑父都抓回了长安。

    十九岁就功冠全军,锋芒之盛连卫青也黯淡无光。

    匈奴人哀歌悲鸣: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到二十一岁,这位少年就已经是大汉帝国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

    天下英雄,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哪怕是史上的那些军神,在他的成就和军功面前,犹如萤火之于太阳!

    而霍去病和卫青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

    卫青性格温厚宽平,极为念旧。

    而霍去病激情飞扬,骄傲无比,用太史公的话说就是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

    什么关系户,什么裙带,在他面前,连纸都不如!

    看看他麾下的部将,都是些什么人吧?

    不是马匪就是寒门,甚至是夷狄的降人、归义的胡人义从。

    霍去病只看能力,只看能不能跟他一起愉快的削匈奴。

    没有才能和能力的人,管你谁?一脚踢飞!

    他也有那个资格和能力这么去做。

    而随着霍去病的崛起,卫青的亲戚们、老铁们还有关系户们,纷纷失去了滥竽充数,混功劳的机会。

    更可怕的是……

    元鼎年间一场酌金罢候,一百五十余位列侯封国落地。

    关系户们,老铁们,全部卷入其中。

    而此时,霍去病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他的部将,他的手下,风光无限。

    矛盾由此而起,裂痕由此而生。

    若霍去病能活着,或许,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也没有人敢于挑战甚至连敌视也不敢!

    但问题是,元狩六年夏,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在塞外与世长辞,一代战神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他的人生就撒手人寰。

    只留下一个遗腹子。

    元封元年,霍去病唯一的儿子,冠军哀候奉车都尉霍膻暴卒于泰山脚下。

章节目录

我要做门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