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只能低下头,在心里长长一叹。

    因为他反应过来了。

    李广利在拿刘进和他当枪使!

    但却也无法再阻止这一切了。

    原因很简单,刘进已经答应了。

    出尔反尔,是会遭人恨的!

    更会彻底的得罪一个庞然大物霍氏外戚军功贵族集团!

    那是一个超乎想象的怪兽!

    若刘进没有答应,此事还好说。

    答应了却又反悔,这头怪兽必定会被激怒!

    也是直到现在,张越才明白了过来。

    自己和刘进究竟卷入了怎样的麻烦之中。

    路博德的事情,真的只是路博德和陇右李氏的矛盾?

    仰或者说,真的仅仅只是霍氏外戚军事贵族集团与陇右军事贵族们的矛盾?

    若真是如此,那这个事情,恐怕也不会如此麻烦。

    李广利又何须来新丰?

    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摆平!

    要知道,若能让路博德荣归故里,收获的可是整个霍氏军事贵族集团的感激和善意。

    霍去病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那个利益集团,却是极为庞大的。

    霍去病的部将,也不仅仅只有汉人。

    在草原上,在幕南和河西走廊,迄今依然自诩‘骠骑鹰犬、走狗’的小月氏人、乌恒人、辉渠人,不知道有多少。

    更别提路博德在居延屯田二十年,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将居延从蛮荒的夷狄之土,建设成如今的塞外江南,大汉帝国最坚固的前进基地!

    整个居延地区的大小障塞,乡亭原野,到处都是受他恩惠和恩泽的移民、官吏。

    可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如此强力的推助却不能让他荣归故里,甚至连死后都没有和其他汉代大臣一样得到一个来自皇帝的美谥。

    阻力的来源,事实上也就呼之欲出了。

    张越先前一直以为是陇右李氏。

    但陇右李氏何德何能,能有如此伟力?

    或者说,陇右李氏也只是这个庞大势力的一部分!

    张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想起了他曾看过的一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汉家朝堂,就是一个夹杂了无数利益和诉求的大江湖。

    其中鱼龙混杂,情况复杂的让外人根本看不清里面的实际。

    而作为朝堂的一部分,汉军军方,当然也同样存在一个江湖。

    在这个江湖里,泾渭分明,敌我明确。

    “……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将军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客多事骠骑,骤得官爵……”张越在心里念着史记里的这一句意味深长的文字,手心里全是汗。

    这句话单看的话,其实没有什么信息量。

    但只要你将这段话之前的一条文字联系起来,信息量就会多到爆炸!

    ……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无所封。

    这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之中在记录了霍去病鼎盛时期的风光后,末尾附加的一句评语。

    一般人看了,可能只会一笑而过。

    纵然后世人看了,大约也就只会在心里惊讶一声,随即就放下了。

    只有身在此世,身处高位,才能透过迷雾,窥见一点点真相!

    卫青当然是大英雄、大豪杰!

    他在世之时,也并不看重名利,相反,坊间流传的故事和传说以及张越在宫廷里的所见所闻都证明了,这位长平烈候性格温雅,宽厚待人,平易近人。

    几乎就是一位敦厚长者和儒雅大将!

    而在史记描述这一段历史的当时,卫青也不需要什么军功和荣誉来给自己增光添彩。

    在事实上来说,当时的卫青几乎可以称得上功高盖世,无欲无求了。

    他本人也有意的将自己麾下的年轻部将和优秀人才塞到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麾下。

    譬如,李敢就是卫青亲自向霍去病推荐的人才!

    但问题是,卫青不是一个人啊!

    他是卫氏外戚军事贵族集团的大佬!

    而且,卫青和霍去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

    卫青温良敦厚,宽厚待人,特别念旧情。

    当初,他微末之时,差点被陈皇后的母亲馆陶长公主加害,幸亏被当时的骑郎公孙敖闻讯救下。

    从此,卫青就将公孙敖视为长兄。

    待卫青显贵,马上就大力提拔公孙敖,甚至搅尽脑汁为其创造立功的机会。

    但是很可惜,有种人叫做烂泥扶不上墙。

    元光五年,汉军初次出塞,公孙敖就在卫青的极力推荐下,被拜为轻车将军,与卫青、李广、公孙贺各统兵一万骑出击匈奴。

    结果……

    公孙敖指挥不当,损失惨重,一万骑出塞,居然阵亡、被俘七千!

    要不是卫青百般袒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做门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