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那么大,是时候准备一些事情了。



    孙承宗能从朱栩随意的话语听出他心态的转变,这预示这没有现实困境的束缚,眼前这位目光高远皇帝陛下正在酝酿一些事情。



    孙承宗已经没有了以往那么多担忧,相反更加的安心一些,没有追问什么,道:“孙白谷相较于毕自严,更加有锐气,没有毕自严那么多束缚,应当能完成皇的重托。”



    毕自严出自于旧官僚,或者说东林党的夹缝,他不是东林党人,担任忠臣以来,极力稳住朝局,自然深陷复杂的关系。孙传庭相对简单很多,做起事情来,会更加锐利,锋芒毕露。



    朱栩笑着点点头,孙传庭是他指定的第二任‘首辅’,朝野多年前心知肚明,现在只能说是顺理成章。



    李解语察言观色,见两人算是谈完了,倒了杯茶给孙承宗,道“孙阁老请用。”



    对于这位李娘娘,朝野是有很多看法,很多人都直接将他当做了郑贵妃,恶评如潮。但孙承宗对朱栩的想法很清楚,也知道这位李娘娘是受了委屈。



    孙承宗双手接过,道:“谢娘娘。”



    李解语微笑,不复多言。她希望与外廷‘和解’,不要追着他们母子不放。



    朱栩看着李解语,对她的小心思洞若观火,没有拆穿。



    与孙承宗闲聊了一阵子,朱栩便在乾清宫接见了暹罗,缅甸二国的使臣。



    东南半岛的情势大明还要复杂,暹罗看似吃掉了南掌等国,在东南半岛傲视群雄,但同样面临灾情,内部势力错综复杂,明显的盛极而衰之兆。



    缅甸更加复杂,内部本来四分五裂,从万历年间缅王试图统一缅甸,结果是事与愿违,加灾情如火,缅甸是虚弱到极点。



    两国内部自顾不暇,现在外面的威胁与日俱增,希望与大明‘和谈’显然是占据了风。



    他们已经见过孙承宗,傅昌宗,基本的条件已经谈妥,主要是‘归还’以前侵占的大明领土,接着是确认藩属关系,纳贡数额,外加是一系列的商贸条约,军事条约。



    大明还是相当‘温和’的,没有提太多过分的要求,两国急于和谈,基本都能接受,这次面见大明皇帝陛下,是礼节性的,也是最后的确认的。



    乾清宫正殿,朱栩坐在龙椅,缅甸,暹罗二位使臣站在下面,殿里相当安静。



    朱栩手里有两摞,各三本的书。



    他翻开第一本,是暹罗国王给大明皇帝陛下的手书奏本,里面都是臣子恭敬的话语。



    第二本,是大明与暹罗‘和谈’跳跃,其约定了国土疆界,纳贡数额以及定期朝贡的时间等。



    实际,大明从两国强行划分了近半个云南的领土,朝贡的数额也翻了一倍,两国国王还要定期入京向大明皇帝陛下行君臣之礼。



    第三本,是一本商贸条约,暹罗将在三年内,从大明进口布匹,丝绸,瓷器,茶叶,生盐,武器装备等等,总额超过一千万两白银,而大明从缅甸进口的粮谷等超过一千万石,基本是互利互惠。



    这样一来,三年内,大明又能有两千万石粮食的入境!



    朱栩对这个‘和谈’结果甚为满意,自然是笑脸相对,刻意的多留了这二位时辰几日。



    这二位时辰在京城逛了一圈,又前往密云大营,观看大明的火炮演习。



    二位时辰在满心忐忑,后背全是冷汗,颤颤巍巍回到驿站。



    准备良久,朱栩出京避暑的日期总算是到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禁军两千人随护,沿路各地警戒。



    他带的,除了司礼监,内阁的一些人,宫里也皇后张筠与几个孩子。



    这对一个皇帝来说,算是轻车简从了。



    坐在一个较大的御用马车内,张筠在照看孩子,朱栩侧面坐着傅昌宗。



    “臣有心担心。”傅昌宗直言不讳。



    朱栩在京的时候他还没有察觉,随着朱栩要离开,他越来越不安。内阁如今剩下他一个人,想要临时担任‘首辅’,他没信心,尤其是这个错综复杂,暗潮汹涌的时刻。



    朱栩擦了擦脸的汗,笑着道:“没什么大事情,拿捏不准的,转到行辕去,若是有紧要的,会同六部商议。”



    朱栩说的轻巧,这么大国家,哪里能随随便便决定。



    傅昌宗迟疑着,道“皇,能否请毕阁老尽快回京?”



    毕自严在的时候,朝野下,或多或少都对他不满,可现在他离京不过三个月,朝野感觉缺他不可了。



    实则,纵观大明下,能担任首辅的,不是屈指可数,是毕自严唯一!孙传庭都位,多半是朱栩强扶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独断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独断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