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杰的劝慰下,王氏兄弟俩这才依依不舍地掉头离开,和高杰、悟空一起,翻过山岗穿过丛林,回到了上岗下。



    见他们回来了,大伙都迎了上去,多洛济大法师出声问道:“高杰小友,发生了什么?”



    高杰对多洛济大法师和玛拉两人苦笑道:“我商队这两个护卫刚才看到一个野人,误认为是失散多年的一个故友,情难自控便追了过去。最后发现是个误会,认错人了!”



    多洛济大法师看了看王氏兄弟俩红红的眼睛,若有所思点头道:“原来如此!”



    玛拉则上前拉着高杰的手道:“小杰弟弟,下次不要再这么莽撞了,此处乃荒郊野外,说不得在丛林中隐藏着什么危险,千万要注意安全!”



    高杰感激地笑道:“多谢玛拉姐姐关心,小杰记住了!”



    骆思恭上前对高杰拱手道:“掌柜的,既然大家都安然归来,是否可以继续上路了?”



    高杰点头道:“抓紧时间赶路吧,争取尽快赶到赫图阿拉!”



    于是,众人再次上马,重新上路。



    骆思恭拉着高杰,堕在队伍的最后,轻声询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高杰便将刚才发生的情况说了一遍,骆思恭听完,慨然长叹道:“刘铤将军被誉为大明第一猛将,陨落于萨尔浒之战中,阿布达里冈便是他当时舍身取义之处。幸亏你们找到了他的义子,也算老天慈悲,让忠良有后了!”



    高杰又把自己准备在了结了赫图阿拉事情之后,回到阿布达里冈,将刘招孙带回中原进行治疗的打算相告,骆思恭点头表示赞同,并夸奖了高杰几句,说他思虑周全,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高杰赫然一笑,然后好奇地问道:“萨尔浒之战我听说过,但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却了解得并不多,可否请师伯说来听听?”



    骆思恭望了远远走在前面的多洛济大法师和玛拉一眼,然后低声道:“到赫图阿拉还有一段路程,既然正好经过了阿布达里冈,我便给你说道说道当时的那一场萨尔浒之战的惨况吧!”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女真酋长、身为明朝二品龙虎将军的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在抚顺边将汉奸李永芳的协助下连克抚顺、清河等城,歼灭进剿的辽东总兵张承荫部,明廷举朝震动。抚顺之战后不久,努尔哈赤将抚顺城人畜财物劫掠一空后,将整个古城焚毁,退回了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虽未占领任何城市,退回了老巢,却依旧惹恼了大明朝廷。于是万历帝征调全国的精锐部队和身经百战的总兵赶赴辽东,打算直捣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毕其功于一役。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辽东经略,兵部左侍郎杨镐奉命率领大军分东、南、北、中四路向努尔哈赤后金政权所在地赫图阿拉发动进攻。



    调集的部队基本是援朝战争的翻版,总兵也大多是参加过三大征尤其是援朝战争的将领,可问题是明朝不乏直接带兵的总兵,却始终缺少统帅级的人物,而这次进剿的统帅是已经退休的文官出身的---杨镐,因为整个朝廷中提调统帅过数路大军十万以上人马的只有他了。杨镐在援朝战争中的表现可谓毁誉参半,一方面在中日和谈时,他用了各种计策离间扰乱了日军,但在指挥蔚山战役时遭到大败。



    而这次,大败的悲剧很快又一次在杨镐的手里上演了,他将十万明军兵分四路,杜松率领主力三万人马从西路进兵主攻,李如柏南路吸引敌主力,马林从北路侧击,四川总兵镔铁大刀王刘铤从东路攻敌侧后。但是因为刘铤与杨镐在朝鲜战场曾结下过梁子,杨镐便将各地的募兵、客兵和配合作战的朝鲜军这些最弱又不好指挥的部队全给了刘铤。刘铤明知杨镐有心刁难,却并不以为然,因为他正在等待地方部队中最强的两支部队的到达----他们是川东女将秦良玉的白杆兵和戚继光侄子戚金率领的浙兵。



    但事与愿违,白杆兵和戚家军尚未到达,杨镐便连续催促进兵,刘铤迫不得已,虽然已经预测到了失败的结局,但他还是说“俺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毅然率领这队弱旅提前进兵,在这支部队里先到达的一万五千浙兵成为了主力先锋。而朝鲜军于万历四十六年组成了以姜弘立为元帅,金景瑞为副元帅的三个营,共一万三千人的队伍与刘铤部在榛子头会合,组成东路军,号称四万大军。



    努尔哈赤正确判断出明军的主攻方向,采用抚顺降将李永芳的“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集中兵力发扬后金军骑兵机动的特长和连续作战的能力,先在萨尔浒歼灭了明军主力杜松部,后在尚崖间歼灭军事理论家马林所率的北路明军,明军的正规精锐部队基本全军覆没。此时南路的李如柏离赫图阿拉最近,李家在辽东驻守两代,对辽东地形最为熟悉,可是李如柏畏首畏尾,进兵缓慢。努尔哈赤看出了他的怯战,完全不理会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明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为花做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花做和尚并收藏乱明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