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令无数倭寇闻风丧胆,然“犹惮(吴)平,平所设奇,皆与相当,号为劲敌”,对此,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顾炎武称赞道:“此其英雄必有大过人者。”嘉靖四十四年(1565),吴平占据福建诏安县梅岭堡,“造战舰数百,聚众万余,筑三城守之,行劫广东惠(州)、潮(州)及(福建)诏安、漳浦等处”被朝廷视为“广东巨寇”。



    嘉靖因此要求闽、粤两省镇抚官“严督兵将,协心夹剿,以靖地方”。于是,两广提督吴桂芳与福建巡抚汪道昆协同部署,督令总兵俞大猷、戚继光率军水陆并进,直取梅岭堡。经过恶战,攻占了梅岭堡。但吴平“掠民舟出海”,侥幸逃脱。1566年5月,戚继光探得吴平已逃至海南岛,又集结几千人马重操旧业,于是官军再次征讨。此次战役吴平又败,后投海自尽。



    吴平身段矮小,却机警灵活,擅长潜水,能从南澳潜游到七八里远的海山岛。相传其蝉刀法乃是习自一瞽目渔翁,习成之后,刀法犀利,当着披靡,在闽粤之地素有威名。



    听完骆思恭的简介,高杰问道:“吴门主便是吴平的儿子?”



    骆思恭点头道:“吴平的资料画像在我锦衣卫皆有卷宗,口音、蝉刀、再加上这身材长相,应该没错了!”



    吴海平叹息道:“没错,家父便是当年名震闽粤的海龙王吴平!老夫几十年来背井离乡,隐匿于辽东偏远之地,却仍然被你们找了出来,真是命该如此!”说到这,吴海平决然望向骆思恭道:“只不过,你们所谋之物,却是休想从我这里得到!”



    骆思恭突然笑了起来,片刻后他才出言道:“吴门主只怕是误会了,我刚才已经说过,我们要的东西和你所要守护的东西,绝对是两回事!”



    宗擎尊者此刻也明白过来,一把扯下蒙头蒙面的头巾面巾,露出铮亮的光头,淡淡道:“老衲乃少林僧人,对那金银岛的财物没有半点兴趣,吴门主多虑了!”



    吴海平半信半疑地问道:“大师,那你们找上吴某,却是为了什么物件?”



    宗擎尊者沉声道:“荆楚长剑剑谱!”



    吴海平闻言一愣,随即松了一口气,笑道:“原来是为了那本剑谱!”



    宗擎尊者道:“当年送剑谱去福建,半路遭到你们追杀,身负重伤,剑谱上卷被夺。今日,老衲便是来讨回剑谱,查明真相的!”



    吴海平愕然,半晌才道:“大师,吴某刚才就说过了,这几十年来,我一直隐居于辽东,从未回过闽粤,剑谱被夺之事,和我没有半点关系!”



    宗擎尊者皱眉道:“吴门主不必狡辩,适才你使出的五尺长剑技法,岂能瞒得住老衲的双眼?!”



    吴海平叹道:“吴某只是说明,当年抢夺剑谱一事与我无关,并未否认我曾习练过荆楚长剑!”



    骆思恭道:“此话怎讲?”



    吴海平道:“此事对我而言,并非特别重要,所以吴某也没必要隐瞒!这本剑谱,乃是七八年前,金国大汗努尔哈赤派人赠送于我的!”



    宗擎尊者道:“努尔哈赤?!你和他此前熟识吗?”



    吴海平道:“素不相识!当时努尔哈赤带着德拉格大法师亲自到沈阳登门拜访,送上荆楚长剑剑谱,以换取我蝉刀门为金国效力!吴某深知,荆楚长剑乃是大宗师李良钦前辈的绝学,后传于俞大猷,再往后便不知所踪。当我看到努尔哈赤手中的剑谱之时,没有半点犹豫,便接受了他的条件,因为,我要提升实力,我要报仇!俞大猷死了,还有他儿子俞咨皋;戚继光死了,还有他的后人;嘉靖皇帝老儿死了,现在不是还有天启小皇帝吗?!”



    说到这,吴海平眼中透出森森寒光,满含恨意。



    辽阳城东,东京城中的八角龙殿内,百烛燃亮,灯火通明。金国大汗努尔哈赤依旧未睡,德拉格大法师、三贝勒莽古尔泰正襟危坐在他的前面。



    “李永芳等尽皆不敌,就连吴海平也受了伤?!辽阳城中,怎会出现这等高人?!”努尔哈赤浓眉虬结,沉声问道。



    莽古尔泰低首道:“回父汗,此事颇为蹊跷,那人武功高绝,在锦衣卫中必定地位尊崇,此番远赴辽东,绝不会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据点而来,只怕是另有所图!”



    努尔哈赤抬头和德拉格大法师对视一眼,问道:“大法师,你说此人是为何而来?是为了赫图阿拉还是为了吴海平?”



    德拉格大法师思索片刻,道:“不好说,不好说啊!无论他为何而来,我们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小心应对才是!”



    莽古尔泰急道:“是啊,父汗,如今乌麦大法师已经赶往赫图阿拉,蒙古人应该还未抵达,暂时没有大碍;如果此人是为了吴海平而来,则事不宜迟,须尽快了解!”



    努尔哈赤点头道:“恩,吴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明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为花做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花做和尚并收藏乱明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