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郎神情凝重道“白道人无故拖某下水,若是不上前以屈身之姿安抚,他必将铭记役夫之名,而对我们下绊子;但某腰杆硬,对他折不了腰,所以只能嘲讽了!”

    “这嘲讽。”

    “竟能泄去他心中愤恨?”

    费栈眼中满是茫然,摸不着头脑的问道。

    “不能。”

    “但能使其更加痛恨白道人。”

    祖郎脚步一顿,复杂道“若他真的死在孙策手中,某来日必定供奉其仙位,日夜祈念,但绝对不会后悔,因为我们比他留在横江津更重要。”

    “原来如此。”

    费栈恍然大悟。

    “你啊。”

    “天下太平之后,还是归乡耕地去吧。”

    祖郎无语的摇了摇头,为费栈的智慧而着急。

    恐怕,这位同为宗帅的挚友,此生做出最为明智的决策,便是支援他,并随着他与邓芝从山中走出。

    如若不然,必定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

    “不饿肚子。”

    “耕地,又有何不可。”

    费栈顿时叹了口气,失落的走向自己的军帐。

    这天下对攻的兵事,可比啸聚山林做一个贼匪危险多了,非是他一个草莽能够操弄得转,还能保留有用之身。

    “封儿,人如沧海一粟。”

    “在滚滚洪流之中,太不值一提了。”

    襄阳,汉水之上,益阳长公主望着船坞中陈列的舰船,还有左右两岸延绵不绝的大营,心情复杂道。

    “母亲。”

    年仅四岁的寇封眼中满是茫然,对其言多有不解。

    “无事。”

    益阳长公主愧疚的看了眼寇封。

    俯身将其抱入怀中,朝着渡口处走去。

    “益阳公主。”

    渡口处,许褚望着从渡桥走下的身影拱手道。

    “许褚。”

    “许仲康。”

    益阳长公主放下寇封,摘下腰间的中兴剑递过去,淡淡道“我知你,王卒尉丞,行旧制禁军巡京之事。”

    “请吧。”

    许褚收起中兴剑,瞥了眼寇封道“陛下有言,七尺天子剑,可断河摧岳,更能镇国诛不臣,没有人可以阻煌煌大汉中兴,希望长公主不要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

    “我不悔。”

    “兄长,姊妹,夫君,皆已死去。”

    “回想昔日之事,再想想自己,也没什么可以后悔。”

    “只是不知,我这位侄儿,晚年会不会如武帝,给自己下一封罪己诏。”

    益阳长公主轻笑一声,转瞬道“不对,忘了,他已经给自己下过罪己诏了,用其保住刘景升一条性命,还当真奢侈,而在青州之事上,他连罪己诏都不下,似不在乎天下人的评判,擢一个小宗之子,行间事者而不臣之主,去统御率善三卫收复西域!”

    “呵。”

    许褚嘴角扬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一个益阳公主,敢言此话?

    今日,也就是他随驾南下,天子有诫言,才能留其性命。

    若是典韦随行,就算是益阳公主,也当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章节目录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不吃烟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吃烟火并收藏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