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大辽退兵,掌催城门(2/4)
辽皇宫内,此时已经挤满了禁军,密密麻麻地一眼看出去全都是人头。
这些禁军手中都拿着刀剑等兵刃,他们虎视眈眈地看着楚源,目光冰冷,似乎楚源只要做出一点,威胁耶律洪基性命的事情,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楚源除掉。
被上万双眼睛盯着,楚源却毫不在意,因为他觉得这些辽军,根本奈何不了他。
耶律洪基出来后,目光环视一圈周围,看大辽都城上京城中的所有宫帐禁军基本都到了,他心中这才感觉自己安全了许多。
不过答应楚源的要求还是要做的,他并不准备和楚源翻脸。
最起码在这个时候,不要和楚源翻脸。
耶律洪基对旁边领头的宦官下令:“马跖,传旨。”
伺候在他身边,领头的宦官名字就叫马跖。
“遵命。”
马跖应了一声。
然后走到武功殿台阶中央,站在哪里,打开刚刚耶律洪基盖了大印的圣旨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大辽道宗皇帝,诏曰:调拨辽宋边境大军,即刻国内,另宋辽两国世代交好,两国百姓情深,辽宋缔结盟约,即日起宋辽为兄弟之邦,世代休好……”
大辽的很多方面,模仿的便是大宋。
就连圣旨的制式,也和大宋没有什么差别。
耶律洪基在登基后,他的名号是道宗,因此便是大辽道宗皇帝。
宦官首领马跖的声音,在宽阔的大辽皇宫回荡。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读了旨意,后面耶律洪基就算想反悔,短时间内却是无法再兴兵伐宋了。
“朕此番所为,楚少侠可还满意?”
耶律洪基在马跖宣读完圣旨后,问旁边楚源道。
“满意,只希望陛下能记得自己做出的承诺,莫要出尔反尔。”
楚源对耶律洪基道。
耶律洪基承诺:“朕身为大辽皇帝,所说之话自然一言九鼎,绝无朝令夕改的可能。”
不论他心中如何想,现在刚刚他颁发的旨意,肯定是不能反悔违背的。
“希望如此。”楚源道:“既然事情已了,不知陛下可愿送我一程?”
耶律洪基一愣之后,很快反应过来,情真意切道:“当然可以,虽然朕未能与楚少侠结拜成为兄弟,但是朕仰慕楚少侠的武功和为人,送楚少侠一程理所应当,也是举手之劳。”
他还以为楚源是怕遭到上京城中的禁军围攻,所以才把他当作人质,表面上是要他送他,实则是在挟持他,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让耶律洪基看轻了楚源一些,原来楚源也害怕,畏惧他的禁军。
看来楚源,也没想象中那么厉害嘛!
很快宦官首领就安排好了,耶律洪基出行的战马,顺便还给楚源也安排了一匹。
相比起大宋国内达官贵人出行时,喜欢乘坐轿子和马车,辽国上层官员和贵族出行时,更喜欢骑马,就连耶律洪基这个大辽皇帝也不例外。
楚源和耶律洪基上了马,一起往皇宫外走去。
身后是以马跖为首的宦官,以及大批宫帐禁军跟随。
此时无论是皇宫内,还是外面的街道上,都站满了护卫耶律洪基安全的宫帐禁军。
至于百姓……
能住在大辽都城上京城中的,就没有普通百姓。
不是王公贵族,就是达官显贵。
楚源和耶律宏基的队伍走到哪里,那些宫帐禁军都会为他们让开一条道路。
刚刚走出大辽皇宫,一群衣衫华丽,气度不凡之人,从街边跟了上来,默默在后面走着。
他们几乎所有人,都穿紫皂幅巾,紫窄袍,束玉带,穿红袄,看上去像是汉服。
楚源奇道:“这些人是?”
耶律洪基笑道:“楚少侠有所不知,这些人都是我大辽的文武百官,知道朕有难,便来跟随朕。”
楚源道:“陛下虽然刚刚登基,但是在大辽国内,很受百官爱戴。”
楚源看到其中领头的几人中,其中一人,五十多岁的年纪,长须长髯,身形瘦弱,个头不高,但身上却有一股儒雅气质,很像是大宋的一些读书人。
耶律洪基道:“大辽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文武百官,齐心协力,殚精竭虑,他们其中有一半人,原本都是汉人。”
楚源意外道:“汉人?”
耶律洪基看到楚源脸上的意外之色,眼中闪过了一丝得意:“不错,汉人,我大辽历代先帝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敢用贤良,这才有了大辽现在的兴盛。”
楚源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汉人在辽国为官。
想到自盛唐衰弱以后,天下又历经五代十国,北方大面积沦陷,被异族统治。
北方的那些汉人,又不能搬走,还需要继续生活。
正好辽国也需要汉人和汉人的文化,来帮他们维持统治,正因为如此,大辽国内才有这么多汉人为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禁军手中都拿着刀剑等兵刃,他们虎视眈眈地看着楚源,目光冰冷,似乎楚源只要做出一点,威胁耶律洪基性命的事情,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楚源除掉。
被上万双眼睛盯着,楚源却毫不在意,因为他觉得这些辽军,根本奈何不了他。
耶律洪基出来后,目光环视一圈周围,看大辽都城上京城中的所有宫帐禁军基本都到了,他心中这才感觉自己安全了许多。
不过答应楚源的要求还是要做的,他并不准备和楚源翻脸。
最起码在这个时候,不要和楚源翻脸。
耶律洪基对旁边领头的宦官下令:“马跖,传旨。”
伺候在他身边,领头的宦官名字就叫马跖。
“遵命。”
马跖应了一声。
然后走到武功殿台阶中央,站在哪里,打开刚刚耶律洪基盖了大印的圣旨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大辽道宗皇帝,诏曰:调拨辽宋边境大军,即刻国内,另宋辽两国世代交好,两国百姓情深,辽宋缔结盟约,即日起宋辽为兄弟之邦,世代休好……”
大辽的很多方面,模仿的便是大宋。
就连圣旨的制式,也和大宋没有什么差别。
耶律洪基在登基后,他的名号是道宗,因此便是大辽道宗皇帝。
宦官首领马跖的声音,在宽阔的大辽皇宫回荡。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读了旨意,后面耶律洪基就算想反悔,短时间内却是无法再兴兵伐宋了。
“朕此番所为,楚少侠可还满意?”
耶律洪基在马跖宣读完圣旨后,问旁边楚源道。
“满意,只希望陛下能记得自己做出的承诺,莫要出尔反尔。”
楚源对耶律洪基道。
耶律洪基承诺:“朕身为大辽皇帝,所说之话自然一言九鼎,绝无朝令夕改的可能。”
不论他心中如何想,现在刚刚他颁发的旨意,肯定是不能反悔违背的。
“希望如此。”楚源道:“既然事情已了,不知陛下可愿送我一程?”
耶律洪基一愣之后,很快反应过来,情真意切道:“当然可以,虽然朕未能与楚少侠结拜成为兄弟,但是朕仰慕楚少侠的武功和为人,送楚少侠一程理所应当,也是举手之劳。”
他还以为楚源是怕遭到上京城中的禁军围攻,所以才把他当作人质,表面上是要他送他,实则是在挟持他,保护自己的安全。
这让耶律洪基看轻了楚源一些,原来楚源也害怕,畏惧他的禁军。
看来楚源,也没想象中那么厉害嘛!
很快宦官首领就安排好了,耶律洪基出行的战马,顺便还给楚源也安排了一匹。
相比起大宋国内达官贵人出行时,喜欢乘坐轿子和马车,辽国上层官员和贵族出行时,更喜欢骑马,就连耶律洪基这个大辽皇帝也不例外。
楚源和耶律洪基上了马,一起往皇宫外走去。
身后是以马跖为首的宦官,以及大批宫帐禁军跟随。
此时无论是皇宫内,还是外面的街道上,都站满了护卫耶律洪基安全的宫帐禁军。
至于百姓……
能住在大辽都城上京城中的,就没有普通百姓。
不是王公贵族,就是达官显贵。
楚源和耶律宏基的队伍走到哪里,那些宫帐禁军都会为他们让开一条道路。
刚刚走出大辽皇宫,一群衣衫华丽,气度不凡之人,从街边跟了上来,默默在后面走着。
他们几乎所有人,都穿紫皂幅巾,紫窄袍,束玉带,穿红袄,看上去像是汉服。
楚源奇道:“这些人是?”
耶律洪基笑道:“楚少侠有所不知,这些人都是我大辽的文武百官,知道朕有难,便来跟随朕。”
楚源道:“陛下虽然刚刚登基,但是在大辽国内,很受百官爱戴。”
楚源看到其中领头的几人中,其中一人,五十多岁的年纪,长须长髯,身形瘦弱,个头不高,但身上却有一股儒雅气质,很像是大宋的一些读书人。
耶律洪基道:“大辽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文武百官,齐心协力,殚精竭虑,他们其中有一半人,原本都是汉人。”
楚源意外道:“汉人?”
耶律洪基看到楚源脸上的意外之色,眼中闪过了一丝得意:“不错,汉人,我大辽历代先帝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敢用贤良,这才有了大辽现在的兴盛。”
楚源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汉人在辽国为官。
想到自盛唐衰弱以后,天下又历经五代十国,北方大面积沦陷,被异族统治。
北方的那些汉人,又不能搬走,还需要继续生活。
正好辽国也需要汉人和汉人的文化,来帮他们维持统治,正因为如此,大辽国内才有这么多汉人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