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是见风使舵。

    很多勋贵讲排场,并不是真的喜欢撒钱充门面,而是处在其中,身不由己。

    如果没有表面上的排场,弄得太寒酸,别人就得琢磨你家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

    从前潜伏在暗处的敌人,也会立即蠢蠢欲动,甚至趁机而入。

    本来与你交情不错,平日里互相守候,互相支持的官员,则会因此而迟疑。

    官场便是如此。

    见你混得风生水起,人人皆前来巴结。

    若是你不如意,落了难,那大家就会避而远之。

    墙倒众人推。

    徐妙锦正是基于这样的担心,才出言提醒。

    徐辉祖摇了摇头,左右望了望,知道院子里再无外人,不可能被人偷听,方道:“太孙殿下虽不如皇帝陛下那般疑心重,对权力之道,却并不弱于皇帝陛下半分。”

    “他只所以放着勋贵武将不用,而大量启用新人,培养新军将领,就是因为我们这些勋贵,在军中的根基太深。”

    “从前大家一起打天下,一起冲锋陷阵,刀山火海一起闯,有过命的交情。”

    “这在打天下的时候,当然是好事。”

    “那时候,天下未平,需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能打出一个太平天下,打出一座大明江山。”

    “可如今天下已定,四海升平,不患外忧而患内乱。”

    “我们这些勋贵,若还像从前那般,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讲兄弟义气,大家同进共退,那上位者又如何驾驭我们这些人呢?”

    “即令太孙殿下心地仁慈,不杀我们,不做那兔死狗烹之事,也只能将我们全部闲置,弃之不用。”

    “我不与他们交往,正是为了保持距离,唯其如此,才有望能在有朝一日,被太孙殿下启用。”

    他顿了顿,又苦笑道:“何况那常升的为人,在京城里也是极有名的。”

    “也亏得如今是太孙殿下掌权,他平白赚了一个舅舅的身份,才能如此逍遥自在。”

    “倘若当初的储君之争,是另一人胜出。那依我之见,常家有常升这等不肖子孙,取祸之日不远矣。”

    “大家皆知我的脾气秉性,若我刻意去与常升交好,便都知道所求为何了。”

    “太孙殿下是何等精明之人?又岂能瞒得过他。”

    “不要没落得好,反而给徐家带来了大麻烦。”

    他这番话,说得相当直白大胆。

    连老朱疑心重这样的内容,都说了出来。

    也只有兄妹俩人在无旁人时的私下交谈,才敢这般毫无顾忌的评论。

    徐妙锦对徐辉祖的见解,并不反驳,笑道:“大哥,你心中有数就好。”

    “不过,此番各勋贵家都在积极筹备银两,购买船舶,只待朝廷禁令一开,就要组建雇佣军团出海。”

    “我想太孙殿下在这上面不会骗人,出海固然风险不小,但收获亦是极高。”

    “尤其是前期出海的家族,多半会赚得盆满钵满,我徐家真不跟上吗?”

    徐辉祖道:“此事是太孙殿下大力推动,我徐家当然要响应。”

    “我已经按你的吩咐,将徐家所有的田地都出售给朝廷了。”

    “不过,购买船舶,组建雇佣军出海一事,倒是不能急在一时。”

    徐辉祖分析道:“前期出海,大家都不熟悉,少不得要彼此联络,彼此抱团,互为倚仗。”

    “这样一来,大家的联系必然变密切,又难免引来猜忌。”

    “我徐家不必参与其中。”

    “虽然太孙殿下说海外蛮荒之地,几百人的雇佣兵足以征战一方,但还是需要朝廷的军队,作为后盾的。”

    “成为大明海军的统率之将,才是你哥哥我想要谋的职位。”

    “区区几百人的雇佣兵团,又算得了什么?”

    “海外之地的收益再高,也比不过太孙殿下的信任与重用。”

    徐妙锦嘻嘻笑道:“我知道大哥胸怀壮志,不甘心在家里终老。”

    “小妹我也是外出奔波,为徐家谋得更多的安身立足之本。”

    徐辉祖看了她一眼,苦笑着摇头道:“你整日在府里演爱慕太孙殿下的戏,将丫鬟和下人都骗了过去,还嫌不够吗?”

    “如今又要拿我的婚事去折腾。”

    “那顾盼君真如你所说,是道衍大师和杨先生安排的人?”

    “无凭无据,你就敢那般确定?万一你的猜错了,可就悔之晚矣!”

    徐妙锦美眸微转,格格笑道:“我那也不全是演戏。”

    “我听闻太孙殿下曾与人说过一句话,叫‘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孙殿下的本事了得,如今地位也稳于泰山,他日登基已是板上钉钉之事,真嫁给他,总比嫁给那些不知底细的人好得多。”

    “我在府中上演‘苦情戏’,万一人家听到消息,就当真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姜阿山小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姜阿山小树并收藏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