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已验证,以黄土砖砌成的墙壁,若厚度足够,坚固异常,非轻易可撼动,对于要求不苛刻的建筑而言,堪称完美。

    苏晓计划用黄土砖加固部落外围的所有建筑,以节约珍贵的木材,每一根木头都是用巫术柴刀一刀刀削制,刀刃磨损严重,如今柴刀已磨损近四分之一,节约使用势在必行……

    粘土砖比起炼制的魔法石砖要庞大得多,每一片宛如巨岩,苏晓也曾试图制作小巧的,但它们脆弱得如同薄冰,唯有宏大才能保持稳固,只是搬运时显得更为费力,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不便。

    每日挖掘粘土,操练魔法石索技艺,尽管部落的生活无需外出冒险,日程依然排得密不透风,再加上部落内部的各种奇幻事务,休憩时光寥寥无几。

    历经十多日的魔法浸泡,这捆麻草达到了苏晓期望的状态,然而其气味浓烈刺鼻,即使戴着自制的兔皮魔法面罩,臭气仍不断涌入脑海。强忍胃中翻腾的食物,凭借坚韧的意志不让自己呕吐,这是编织魔纹布的必经之路,苏晓只能如此自我慰藉。

    庆幸的是,量不算太多。苏晓将它们捞出带回部落,放进魔法水晶缸中稍加冲洗,去除多余的魔法杂质。接着就是剥皮,经过魔法浸泡的麻草果然易于处理,只需轻柔一扯,麻皮便能轻易从麻茎上分离,一捆麻草迅速被剥离完成。

    如此,苏晓得到了所需的麻纤维,一捆麻草仅产出一把细纤维,数量稀少,远不及直接从麻草上剥取。这种方式的损耗相当显着。

    这些纤维比麻皮细许多,苏晓将其逐一搓成细线。因数量有限,麻线的长度不得不缩短,每根大致七八十厘米。

    搓完之后,苏晓才意识到线还是搓得太长。毕竟,这些无法编织出大片的魔法布。但细思之下,这已是根据麻纤维所能制作的最短长度,再短就难以操作。反正未来不会仅制作这么短的线,无需过于忧虑。只要部落的麻草产量提高,苏晓定会全部采用这种麻线。

    这些由纤维搓成的线,比普通麻皮制作的线更为坚韧。苏晓轻轻握紧试验,将这种细线做到最细,其抗拉性能远胜麻皮。最细的麻皮绳尚能用力扯断,而这根线则毫无希望。

    忙碌一个上午,苏晓才将所有纤维转化为麻线,每根约一毫米粗,已是他的极限。再细一分,他心里也没底。

    话说回来,这粗细尚在可接受范围,初次成功已是难能可贵。线成形后便是绕团,总计不过两百来根麻线,这一环节倒是省去了...

    在神秘的织造世界里,将这些魔法丝线按经纬交织,就能编织出一块奇异的布料。苏晓的记忆深处,织布需依赖神奇的织布机,然而在这个由魔力驱动的时代,手工织布机已成为传说,即便博物馆中珍藏,也无人深入探索其奥秘。然而,仅要制作一块基本的布料,凭双手智慧便足矣。

    织布机的构思需深思熟虑,方能与公输共商,毕竟仅提及\"织布机\"三字,恐怕会令人困惑不解。复杂精巧的织布机难以一蹴而就,但简化版的经纬穿梭机,经过细心研习,或能揭示其秘密。

    为了部落能成功织出布料,织布机不可或缺。今年的麻已悉数收割,下次收获还需待明年,时间宽裕,至少一个冬日可供钻研。

    缺乏织布机,苏晓只得采取原始方法:两根木桩横竖固定,经线紧绷其间,细微缝隙中容纳百多根丝线,形成的手帕雏形大约十几厘米见方。

    纬线一端系于木棍,其余则需苏晓逐一穿过经线。尽管线不多,穿引之功却耗时颇多,每根线交错排列,上下相叠,须往返穿梭百次以上。

    每次最多只能穿引十余根,多则难以操纵。幸而这仅是初步尝试,否则仅穿线一项便足以令苏晓疲惫不堪。

    虽过程繁琐,但一次穿引十根,进度尚可接受。经过一日劳作,苏晓终将这块十六七厘米见方的手帕织就。每根线均由其亲手压实,尽管线略粗,成品依然坚实,几乎无明显孔隙透光。

    麻布虽不如丝绸般柔顺,却也并非坚如磐石,质感类似部落鞣制不完善的兽皮。在夏日无衣可穿之时,它实为实用之选,勉强足以蔽体。若能将麻线纺得更细,柔软度定会更胜一筹。

    耗费一整天完成这块麻布,超出了苏晓的预期,大部分时间用在搓线和布局上,而穿线并非极度耗时。他相信随着技艺纯熟,速度会有所提升。何况这只是最原始的方法,若有织布机或其他工具辅助,无疑会更快。

    苏晓的愿望并不遥不可及,只需两三天织出一件衣物所需的麻布便足矣。否则过于缓慢,便显得人力资源浪费过大... ...

    总的来说,一日的努力并未白费,至少揭示了使用魔麻编织布料是可行的魔法,只是还需打造几件适配的神秘工具,否则仅凭双手难以编织出精良的面料,效率亦会大打折扣。

    这块魔麻布,苏晓最终还是未将其“独占”,主要是因为四周抽离出的纤维过多。若只是一片单纯的麻布,或许还能接受,但如今这些长长的纤维被割断,实属浪费。

    割下的纤维最长不过二三十厘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远古修真界的时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代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代卉并收藏我在远古修真界的时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