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宣州,能叫出下面知县的名字,这个事不算奇怪。
但是能准确知道谁是谁,就不那么容易了。
薛知县抬头,看了看这位新任的年轻刺史,此时崔绍旁边,还站着一个宣州本地的官员,应该就是他在跟崔绍介绍这些宣州的地方官。
薛知县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
直呼姓名,是极其不尊重人的行为。
虽然上官这么称呼下属,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因为薛嵩这个知县年纪比较大,再加上他中进士时间比较早,因此大多数人见到他,都是称呼表字的。
哪怕是曹荣曹司马,都称他一声“岳极兄”。
而不管是顾文川,还是田刺史,都是如此称呼,唯有这位新到任的刺史,直呼他的姓名。
不过官场的等级在这里,薛知县虽然心里不高兴,但还是上前一步,对着这位新刺史拱手行礼:“使君。”
“下官请问,州里准备让青阳出多少钱粮?”
崔绍皱眉道:“本官是问你们青阳能出多少,你只管回答就是。”
“你们统统都报上来,本官才好一起安排调度。”
薛知县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使君,要按青阳来报,青阳实在没有什么钱粮可出。”
崔绍勃然色变:“伱说什么?”
“下官说,青阳无钱粮可以出。”
薛老爷并不害怕,只是静静的说道:“使君来宣州之前,可能已经知道了,去年石埭刚发生民变。”
“发生民变,是因为朝廷收了加税,而在去年,我们青阳也收了加税。”
“如今刚过年关,使君要下面的县给州里供应钱粮,青阳县衙的库房里,约莫还剩下两三百贯钱,青阳的缉盗队,也剩下了几百贯钱,可这些钱给了州里,青阳县衙该如何运转下去?”
“那就只能向百姓再加税,收钱收粮,转交使君。”
薛老爷静静的说道:“如果是使君下令,我们青阳必须要交多少钱粮上来,那么下官遵照州里的政令,该给州里交多少,下官尽力去办。”
“而如果使君是说,青阳能主动送多少钱粮上来。”
薛知县摇头道:“青阳无有钱粮可以送上来。”
这话一出,崔绍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说白了,这其实是个责任分摊的问题。
在座的大多数知县,都能想到这一层,但是崔绍是上官,又是大人物出身,他们哪怕想明白了崔绍既想要推脱责任,又想要人情政绩,也不好说出来。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只能低头遵从。
而薛知县,此时对做官,已经没有太多的念想了。
不想进步了,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畏惧了。
崔绍拍了桌子,怒声道:“薛嵩,你就这么在意自己的一些私名!全然不为朝廷大局考虑?”
薛老爷笑了:“使君。”
“下官说一些不得体的话。”
“您是新任的宣州刺史,那么就应该替咱们宣州考量,而不是一心想着越州。”
“越州…是江南东道的州,甚至不在咱们江南西道,使君说的观察使,也不是我们宣州的观察使。”
“假使朝廷要宣州支援钱粮给前方,我们这些地方官把今年的赋税提前收上来,尽快送到前线去。”
“如果使君您也是说,要用赋税去支援前线,下官等也是无话可说。”
“但是如果是额外摊派。”
薛老爷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那这,就又是加税。”
崔刺史脸色难看,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才慢慢冷静下来,他看着薛知县,然后笑了:“好好好,在京城的时候就听说地方官不好做,盘根错节,现在本官总算是见识到了。”
“薛嵩,这里不要你议事了,你回去待参罢。”
薛知县拱手道:“下官告退。”
他毫不犹豫转身离开,路过太平县令杜应旁边的时候,杜知县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意思不言而喻。
牛逼!
而崔刺史则是看向其他一应官员,沉声道:“还有没有与薛嵩一样的?一样的现在就可以走了,本官不介意多参一个。”
在场十余个县令,再不敢动弹。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勘破权欲,他们脱不掉头上这顶乌纱帽。
只有太平县令杜应一咬牙,也对着崔刺史拱手道:“下官也回去待参。”
说罢,他扭头走了。
崔刺史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然后狠狠一拍桌子。
“继续议事!”
………………
两天后。
一辆马车,停在了青阳县衙门口,一脸疲惫的薛老爷,背着手走进了县衙,县衙的官吏纷纷低头,口称县尊。
薛知县一一点头回头回应,背着手走到了后衙,还没有到书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自己女儿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能准确知道谁是谁,就不那么容易了。
薛知县抬头,看了看这位新任的年轻刺史,此时崔绍旁边,还站着一个宣州本地的官员,应该就是他在跟崔绍介绍这些宣州的地方官。
薛知县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
直呼姓名,是极其不尊重人的行为。
虽然上官这么称呼下属,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因为薛嵩这个知县年纪比较大,再加上他中进士时间比较早,因此大多数人见到他,都是称呼表字的。
哪怕是曹荣曹司马,都称他一声“岳极兄”。
而不管是顾文川,还是田刺史,都是如此称呼,唯有这位新到任的刺史,直呼他的姓名。
不过官场的等级在这里,薛知县虽然心里不高兴,但还是上前一步,对着这位新刺史拱手行礼:“使君。”
“下官请问,州里准备让青阳出多少钱粮?”
崔绍皱眉道:“本官是问你们青阳能出多少,你只管回答就是。”
“你们统统都报上来,本官才好一起安排调度。”
薛知县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使君,要按青阳来报,青阳实在没有什么钱粮可出。”
崔绍勃然色变:“伱说什么?”
“下官说,青阳无钱粮可以出。”
薛老爷并不害怕,只是静静的说道:“使君来宣州之前,可能已经知道了,去年石埭刚发生民变。”
“发生民变,是因为朝廷收了加税,而在去年,我们青阳也收了加税。”
“如今刚过年关,使君要下面的县给州里供应钱粮,青阳县衙的库房里,约莫还剩下两三百贯钱,青阳的缉盗队,也剩下了几百贯钱,可这些钱给了州里,青阳县衙该如何运转下去?”
“那就只能向百姓再加税,收钱收粮,转交使君。”
薛老爷静静的说道:“如果是使君下令,我们青阳必须要交多少钱粮上来,那么下官遵照州里的政令,该给州里交多少,下官尽力去办。”
“而如果使君是说,青阳能主动送多少钱粮上来。”
薛知县摇头道:“青阳无有钱粮可以送上来。”
这话一出,崔绍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说白了,这其实是个责任分摊的问题。
在座的大多数知县,都能想到这一层,但是崔绍是上官,又是大人物出身,他们哪怕想明白了崔绍既想要推脱责任,又想要人情政绩,也不好说出来。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只能低头遵从。
而薛知县,此时对做官,已经没有太多的念想了。
不想进步了,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畏惧了。
崔绍拍了桌子,怒声道:“薛嵩,你就这么在意自己的一些私名!全然不为朝廷大局考虑?”
薛老爷笑了:“使君。”
“下官说一些不得体的话。”
“您是新任的宣州刺史,那么就应该替咱们宣州考量,而不是一心想着越州。”
“越州…是江南东道的州,甚至不在咱们江南西道,使君说的观察使,也不是我们宣州的观察使。”
“假使朝廷要宣州支援钱粮给前方,我们这些地方官把今年的赋税提前收上来,尽快送到前线去。”
“如果使君您也是说,要用赋税去支援前线,下官等也是无话可说。”
“但是如果是额外摊派。”
薛老爷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那这,就又是加税。”
崔刺史脸色难看,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才慢慢冷静下来,他看着薛知县,然后笑了:“好好好,在京城的时候就听说地方官不好做,盘根错节,现在本官总算是见识到了。”
“薛嵩,这里不要你议事了,你回去待参罢。”
薛知县拱手道:“下官告退。”
他毫不犹豫转身离开,路过太平县令杜应旁边的时候,杜知县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意思不言而喻。
牛逼!
而崔刺史则是看向其他一应官员,沉声道:“还有没有与薛嵩一样的?一样的现在就可以走了,本官不介意多参一个。”
在场十余个县令,再不敢动弹。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勘破权欲,他们脱不掉头上这顶乌纱帽。
只有太平县令杜应一咬牙,也对着崔刺史拱手道:“下官也回去待参。”
说罢,他扭头走了。
崔刺史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然后狠狠一拍桌子。
“继续议事!”
………………
两天后。
一辆马车,停在了青阳县衙门口,一脸疲惫的薛老爷,背着手走进了县衙,县衙的官吏纷纷低头,口称县尊。
薛知县一一点头回头回应,背着手走到了后衙,还没有到书房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自己女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