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车哦,也行,把车养好其实吃穿肯定是不愁的。”于大为想了想,又笑着说,“有啥养车,修车不太懂的,随时找我。”

    “哥,这次真是有个挺重要的事情找你,我虽然在京都这边也有认识的同行,但都不算特别熟络,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哥你最靠谱。”电话那头讲述了一下京都的情况,语气带有几分犹豫。

    于大为从电话里听出张怀瑾这小子要说的事情不小,他下意识坐正,表情也带着几分严肃开口:“说说啥事儿。”

    “是这样的,我两周以前在一个项目经理那边听到甘省那边有大动作,要植树,要弄防风林,这个事情你要你做了官家那边会给你补贴,而且还能签长期协议。”

    于大为听张怀瑾这么说,脑海里隐约记起曾经甘省那边在90年代就开始治理沙尘,而防沙从那开始,基本成了每一个甘省人民刻在基因里的行为。

    每一代治沙人都在荒漠里不辞辛苦的去植树造林。

    印象里,好像在二零几几年的时候来着,甘省那边一代代治沙人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有一颗一颗绿色的植物生根在甘肃沙漠边缘地带,以及不断朝内部延伸。

    再加上那些年极端恶劣天气的不断影响,最终形成了一片全新的绿洲。

    当然从土质上来说,跟黑土地什么都能种还有些差距,但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大部分植被基本都能在那边全新的绿洲生存。

    可以说,华夏大地真不是很早以前就物产丰富,而是每一個华夏儿女刻在骨子里的种田基因,改变了这片华夏大地。

    “官方补贴的价格是多少?种植的作物需要我们自己买,还是直接从官家那边申请?”于大为比较关心这两点问题。

    “作物都是官家提供,咱们申请就行,补贴的话,目前来说比较可观”张怀瑾随后详细的讲解了一下甘省那边对于防沙造林的政策。

    于大为这才知道,张怀瑾要做的这个防沙项目是在官方的雇佣下,先开辟出一条在荒漠的道路,而想要形成道路,就必须要在道路两侧形成防沙带。

    这个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防沙带的植树造林。

    其中需要用到的挖掘机以小履带轮挖为主,也就是微型挖掘机,这种挖掘机于大为这里没有,张怀瑾那里也只有三辆。

    但整个项目要进行为期十年的扩展建设,需要的勾机足足三十辆,跟以往的修路项目不同的是,这个项目只要满足工程设备数量足够,就可以竞标第一阶段的防沙带工程。

    而张怀瑾盯上的就这个,他想从养车的事情跳到防沙带的后期工程项目上去,一方面是因为利益,另一方面他解释,自己去过祁连山南北荒漠考察过,地方条件确实恶劣。

    于大为感觉这小子说话的态度很真诚,心中也不禁琢磨起来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于哥,这个项目现在京都这边大佬盯上的人很多,而且这种活儿大的建筑公司看不上,所以便宜了我们这一些散户,如果努努力挺过第一阶段,后面第二阶段会很轻松。”张怀瑾说。

    “所以你是想让我跟你和你做防风林的第一个阶段项目吗?”于大为反问,右手的食指下意识的在桌子上有节奏的敲打,“不过怀瑾啊,我手里面小勾机一个没有,就算是咱们俩合作也达不到弄三十台的程度。”

    “那这就不好办了,我听说京都有个哥们已经去谈项目的路上。”电话那头张怀瑾叹了口气,“错失了一百万啊。”

    “多少?!”于大为立马支棱了起来。

    “一百万,这还是项目一年第一段的雇佣价格,第二段招标的数额更大,不过要投入进去的也不少。”张怀瑾又说。

    他其实几年前吸取了教训以后,还在一边养车一边想着如何能达到从前的成就。

    于大为这下再次冷静的思考起来。

    一百万一年,三十台小型挖掘机,如果是这样的话,平均一台一年的费用大约是三万多,价格其实还算公道,毕竟听张怀瑾的意思,只需要提供勾机就行了。

    但问题难就难在勾机上,不论是于大为还是张怀瑾,两个人都不可能一次性弄出这么多小型勾机。

    而且这种小型勾机在使用完之后,贩卖的时候不如中型挖掘机好卖,这也是于大为不敢答应下来这件事情的原因。

    “抱歉,兄弟。”于大为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跟对方表达清楚,这种事情还是坦诚相待的好。

    “明白,我本以为这几年于哥伱手里会有挺多小型勾机的呢。”张怀瑾在电话里笑了笑,“对了,大凤最近怎么样?”

    “她还好,配件的代理一直在东北这边做的不错。”

    之后于大为跟张怀瑾又聊了几句这才挂断电话。

    原本于大为以为张怀瑾这个事情跟自己没啥太大关系,可一直到晚上开领导层的会议时,涛子的一句话,让于大为的心思重新活泛了一下。

    “你说什么?柳工那边真有一批小挖机要处理?”于大为坐在炕上表情有些意外,“大概多少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魔王山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魔王山泽并收藏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