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千秋基业(1/2)
“传旨!着燕王朱棣,即刻觐见。”
朱元璋端坐在龙案后,声音沉凝,却唯有他自己,能分辨出语调里微微的颤抖。
那个孩子,才十岁,叫了他十年的父皇。
今天,朕要亲手杀了他……
为了大明江山!
唉!
传旨的小太监,如风一般去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棣居住的宫中。
虽然已经分封了藩王,但朱元璋为了大明江山构筑的藩王防御体系,还没到正式展开头角峥嵘的时候,距离诸位藩王就藩,也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包括太子在内,现在所有的皇族子嗣,都住在各自的宫中,每日一同学习,一同嬉戏,就很有点兄友弟恭的味道。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前几日,父皇病重,众位皇子当然都很担忧,尤其是已经懂事的那几位,忧形于色,但作为大哥的朱标却三缄其口,更是不允许任何人探病,这就让一股神秘的气息渐渐蔓延,甚至已经开始生发出许多不敢宣之于口的谣言。
现在好了,父皇无恙!
但是刚一恢复早朝,为何就在这个时候,紧急召见我?
朱棣的心里,打了个突。
哪怕年仅十岁,但终究出身皇家,再加上最近父皇一系列的奇怪举动,早让朱棣心里深深不安。
这一次,虽然传旨的小太监并没有异常的表现,但朱棣隐隐有一种感觉。
大祸临头!
为什么?
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盛,但朱棣此时此刻,心中反复思忖的,反而不是如何逃脱大难,而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三番两次,叫过去没头没脑地责打一番,甚至下狱关禁闭。
这次忽然召见,冥冥中更是有一股莫名的杀机,几乎是扑面而来。
父皇……要杀了我?
这个猜测,让朱棣不寒而栗,但更加糊涂迷惑。
从小出生在战乱中,那时候的父皇,还不是皇帝,于是他还在襁褓的时候,就要跟着大军南征北战,可以说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三年前,父皇登基,成了天下共主。
太子的位置,从来就没有任何争议,不管是从立嫡立长的角度,还是从品行能力来看,大哥朱标都是无可争议的唯一人选。
不到十岁的朱棣,已经早就接受了做一个藩王的命运,替父皇一手打下的大明江山,戍守边疆,永远做大哥的好兄弟。
但最近到底是怎么了?
朱棣的心态简直快要崩了。
自忖并没犯错啊!反而因为父皇几次三番的奇怪举动,他已经谨小慎微到了极点,就连兄弟间的打打闹闹,都开始小心翼翼地回避,生怕擦破了哪位哥哥或是弟弟的一层油皮,就成了自己的取祸之道。
这样也不行?
朱棣看着传旨的小太监,虽然对方低着头,十分恭谨的模样,但他就是觉得,父皇病重后的这次召见,非同小可。
然而,又能怎么做呢?
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现在的父皇,早已是皇帝。他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自己的父亲。
唉……
朱棣叹息一声,点了点头,道:“公公辛苦了,请稍待片刻,我换身衣服去见父皇。”
小太监并没有阻拦,他得到的只是传旨的命令,不包括其他。
不过这个机灵的小太监,的确是从朱元璋的表现和口气中,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只不过他不可能猜到那么恐怖的真相罢了。
不多时,朱棣的身影,出现在深宫之中。
“儿臣参见父皇!”朱棣冠带整齐,礼数周全,下意识地做好一切细节,也算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命运,做最后的努力。
朱元璋没说话。
他依然坐在龙案后,目光垂落,落在这个亲生的儿子身上。
糟了!
朱棣心中的不安,骤然间上升到极点!
父皇今天,真要杀我?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
但很多情况下,反过来也能成立,甚至更顺理成章。
天底下,绝大多数做儿子的,至少在人生的起始阶段,绝对都是把父亲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模仿的对象,甚至是终身的偶像。
他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看着这个威严的男人。
他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模仿这个伟岸的男人。
因此,朱元璋虽然没说一句话,只是定定地望着朱棣,朱棣却仿佛在瞬息之间,明白了一切。
但……他真的是一点也不明白!
到底为什么?
“老四……”朱元璋的声音,沙哑中透着极度的疲惫,倒真像是重病后的虚弱,他勉强做了那个艰难的决定,当亲眼看到这个刚有点小男子汉模样的儿子时,心中的挣扎再次不受控制地动荡起来,勉强凭借强大的定力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端坐在龙案后,声音沉凝,却唯有他自己,能分辨出语调里微微的颤抖。
那个孩子,才十岁,叫了他十年的父皇。
今天,朕要亲手杀了他……
为了大明江山!
唉!
传旨的小太监,如风一般去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棣居住的宫中。
虽然已经分封了藩王,但朱元璋为了大明江山构筑的藩王防御体系,还没到正式展开头角峥嵘的时候,距离诸位藩王就藩,也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包括太子在内,现在所有的皇族子嗣,都住在各自的宫中,每日一同学习,一同嬉戏,就很有点兄友弟恭的味道。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前几日,父皇病重,众位皇子当然都很担忧,尤其是已经懂事的那几位,忧形于色,但作为大哥的朱标却三缄其口,更是不允许任何人探病,这就让一股神秘的气息渐渐蔓延,甚至已经开始生发出许多不敢宣之于口的谣言。
现在好了,父皇无恙!
但是刚一恢复早朝,为何就在这个时候,紧急召见我?
朱棣的心里,打了个突。
哪怕年仅十岁,但终究出身皇家,再加上最近父皇一系列的奇怪举动,早让朱棣心里深深不安。
这一次,虽然传旨的小太监并没有异常的表现,但朱棣隐隐有一种感觉。
大祸临头!
为什么?
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盛,但朱棣此时此刻,心中反复思忖的,反而不是如何逃脱大难,而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三番两次,叫过去没头没脑地责打一番,甚至下狱关禁闭。
这次忽然召见,冥冥中更是有一股莫名的杀机,几乎是扑面而来。
父皇……要杀了我?
这个猜测,让朱棣不寒而栗,但更加糊涂迷惑。
从小出生在战乱中,那时候的父皇,还不是皇帝,于是他还在襁褓的时候,就要跟着大军南征北战,可以说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三年前,父皇登基,成了天下共主。
太子的位置,从来就没有任何争议,不管是从立嫡立长的角度,还是从品行能力来看,大哥朱标都是无可争议的唯一人选。
不到十岁的朱棣,已经早就接受了做一个藩王的命运,替父皇一手打下的大明江山,戍守边疆,永远做大哥的好兄弟。
但最近到底是怎么了?
朱棣的心态简直快要崩了。
自忖并没犯错啊!反而因为父皇几次三番的奇怪举动,他已经谨小慎微到了极点,就连兄弟间的打打闹闹,都开始小心翼翼地回避,生怕擦破了哪位哥哥或是弟弟的一层油皮,就成了自己的取祸之道。
这样也不行?
朱棣看着传旨的小太监,虽然对方低着头,十分恭谨的模样,但他就是觉得,父皇病重后的这次召见,非同小可。
然而,又能怎么做呢?
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现在的父皇,早已是皇帝。他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自己的父亲。
唉……
朱棣叹息一声,点了点头,道:“公公辛苦了,请稍待片刻,我换身衣服去见父皇。”
小太监并没有阻拦,他得到的只是传旨的命令,不包括其他。
不过这个机灵的小太监,的确是从朱元璋的表现和口气中,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只不过他不可能猜到那么恐怖的真相罢了。
不多时,朱棣的身影,出现在深宫之中。
“儿臣参见父皇!”朱棣冠带整齐,礼数周全,下意识地做好一切细节,也算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命运,做最后的努力。
朱元璋没说话。
他依然坐在龙案后,目光垂落,落在这个亲生的儿子身上。
糟了!
朱棣心中的不安,骤然间上升到极点!
父皇今天,真要杀我?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
但很多情况下,反过来也能成立,甚至更顺理成章。
天底下,绝大多数做儿子的,至少在人生的起始阶段,绝对都是把父亲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模仿的对象,甚至是终身的偶像。
他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看着这个威严的男人。
他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模仿这个伟岸的男人。
因此,朱元璋虽然没说一句话,只是定定地望着朱棣,朱棣却仿佛在瞬息之间,明白了一切。
但……他真的是一点也不明白!
到底为什么?
“老四……”朱元璋的声音,沙哑中透着极度的疲惫,倒真像是重病后的虚弱,他勉强做了那个艰难的决定,当亲眼看到这个刚有点小男子汉模样的儿子时,心中的挣扎再次不受控制地动荡起来,勉强凭借强大的定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