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心里非常明白,他们的主子不是自己,而是刘娥。

    除此之外,在他身边每日贴身跟随的宫人当中,有六名女官专门负责记录他的言行举止,写好后交付史馆留存。

    这些记录原是用来修撰起居注的,但是,在如今的状况下,却最终都会送到刘娥的面前。

    所以说,无论是太子还是官家,对于现在的赵祯来说,其实并无区别……

    因为,这座宫城,乃至是如今的大宋,实际的掌控者,就是刘娥!

    坐上肩舆,赵祯便朝着刘娥如今所居的崇徽殿而去。

    原本刘娥的寝殿是作为皇后正殿的坤宁殿,但是,如今她已被尊为皇太后,自然不适合继续住在原处。

    因此,她早早的就搬到了坤宁殿旁的崇徽殿。

    宫灯明亮而柔和,赵祯在殿前下了肩舆。

    夜间的寒凉,让他不由自主的裹了裹衣袍。

    殿中有女官趋步而出,屈膝为礼,随后,引着赵祯往里去,很快,便到了内殿当中。

    进了殿门,赵祯抬眼看去,便见得面前摆着一张红木圆桌,上头有几个精致的冷盘和点心,还有一盏茶壶。

    桌旁,刘娥穿着素净的窄袖褙子,头发简单的用玉簪挽髻束起。

    在她的对面,有一个装束差不多的女子,二人正坐在一起说话。

    见此状况,赵祯步伐快了几分,来到近前,道。

    “给大娘娘,小娘娘请安!”

    坐在刘娥对面的女子,听到赵祯的声音,立刻便转头起身,眼中满满的都是慈爱。

    随后,她紧着上前两步,伸手将赵祯扶起来,道。

    “不必多礼,快些坐下,让小娘娘好好看看你……”

    赵祯看了一眼刘娥,见对方也含笑对他点头,于是,这才拱了拱手,依言坐下。

    与此同时,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同样在上下打量他的女子,很快也辨认出对方的身份。

    杨淑妃……又或者,现在该称为杨太妃,刘娥在宫中最好的姐妹,也是赵祯的养母。

    “这些日子没见,怎么清减了这么多……”

    和刘娥对赵祯更多的出于政治考虑的管束抚育不同,杨太妃性格柔婉,在宫中多年都无所出。

    虽然当初是因为刘娥无暇时时陪着赵祯,才托她来抚养,可这并不影响,杨太妃将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赵祯的身上。

    如果说,在赵祯的成长经历当中,刘娥扮演的是严父的角色,那么,杨太妃就是一个纯粹的慈母。

    至于赵祯的某个亲爹……嗯,在原身的记忆里,他每年有一大半的时间在搞东祀西封,剩下一小半的时间在生病,真正和赵祯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

    仔细的打量了赵祯一番,杨太妃的脸上满是心疼。

    不知不觉间,她的眼中甚至开始闪着泪花,口气也带上了一丝埋怨。

    “我早就跟太后娘娘说,不该答应你的,那灵堂里头那般苦寒,待了这么多天,看看这脸色憔悴的……”

    这种话,满宫上下也就杨太妃敢在刘娥的面前说了。

    相对于杨太妃此刻的激动,刘娥倒是沉静的多,笑道。

    “官家对先帝一片孝心,自请守满二十七日丧服,如今宫内宫外,皆是赞颂官家纯孝之言,大臣们都说,有此君上,实乃社稷之福也。”

    闻听此言,杨太妃这才住了口,她只是心疼赵祯,但并非不识大体,既然涉及到朝堂,她不便多言。

    于是,拿手帕擦了擦泪,杨太妃便伸手示意了一下宫人上菜,道。

    “也罢,守丧之事已了,接下来的日子,可得好好养着……”

    杨太妃一边指挥着宫人一盘盘的往桌上端菜,一边时不时的还给赵祯夹上几筷子,又继续开口,对赵祯道。

    “这些日子,你要守孝,吃的都是些薄粥疏食,如今虽然除服,却不敢骤然进太过油腻之物,所以只命人做了些温补的药膳,你先养养脾胃,过些日子养好了,小娘娘再给你做最爱吃的蜜饯果子。”

    眼瞧着自己面前的碟子没过片刻便已经满满当当,赵祯心中感到一阵温暖的同时,脸上却不由露出一丝苦笑,道。

    “小娘娘,够了,够了……吃不下这么多……”

    见此状况,刘娥也笑着道。

    “杨妹妹,明日官家还要坐朝,晚间不宜太饱,万一明日闹了肚子,才是在群臣面前出笑话呢。”

    “对了,还有那蜜饯果子,御医早就说过,吃多了会生痰,官家年纪还小,不能多吃……”

    听着刘娥苦口婆心的嘱咐,杨太妃偏了偏头,显然是听了很多遍了,于是立马道。

    “太后娘娘说的是,妾知道了……”

    听到这敷衍的口气,刘娥就知道她压根没听进去,心中除了无奈,也没有别的办法……自己这个姐妹什么都好,就是对孩子,过分溺爱了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她之所以放心的把赵祯交给杨太妃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宋官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月麒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麒麟并收藏北宋官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