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时空。

    永乐二十二年。

    天色渐暗。

    宫廷中哭声阵阵,白帆素裹。

    仁智殿内。

    妃嫔女眷裹着素服,哭的撕心裂肺,真情实意,因为她们都是要陪葬之人。

    一位怯懦的高丽女子蜷缩在仁智殿一处偏殿的角落,低声抽泣,迷蒙的大眼睛充满了无助与绝望。

    高丽王献给永乐帝的女人在得知永乐帝大行,惊吓过度死于途中。

    于是本来安然无恙的张氏嫔妃,在进活殉名单的边缘疯狂盘旋。

    而这位容貌脱俗的高丽女子,便是张氏花费大量金银,为填补活殉空缺,找到一户高丽大族,劫来的嫡女用于充数。

    为了防止临了再出意外,两名面无表情的阉人正在殿内目不转睛盯着她,严加看守着。

    遵照皇帝遗旨,宫中嫔妃死,必须筛选一批‘活殉葬’,当然,被选上的倒霉蛋都是没有背景、没有地位的女人。

    这位被劫来充数的高丽女子,孑然一身,举目无亲,在张氏不惜砸钱的情况下,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替代高丽王女的活殉葬者人选之一。

    她大致知道死亡将至,却始终静静等待着它的到来,并未挣扎。

    哭天抢地有什么用?对峙反抗有什么用?横竖得死!

    并且只要她有大不敬的举动,她在高丽的家人,将受到最直接的杀戮!

    实际上,此族上下七十八口,在她被劫走后,已然举族灭门。

    黑布白纱笼罩下的后宫,随即哭嚎声四起,很快将会变成一座人间地狱。

    角落处。

    朱由检捧着本永乐年纪默默道:“今日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

    “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什么人!”

    两名太监对视一眼,面露惊疑!

    嗯?

    老朱棣面无表情的转过头,漠视一眼,威严满满。

    “啊……叩见陛下!”两名太监惊恐万状,连连跪地俯首,不敢抬头再看一眼。

    心中不断惊恐大呼:大行皇帝诈尸了!大行皇帝诈尸了!

    这个关头,能在仁智殿当值的,都是有名有姓的宦官,这两位就是御马监的掌司太监与监官太监,曾有幸亲眼目睹过圣颜,自是印象深刻。

    经此一番,怕是彻底吓懵过去了。

    高丽女子露出惊惧的神情,看着突然出现的两位身穿龙袍的皇帝,满是惶恐,连忙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别怕。”

    朱由检摸了摸高丽女子的脑袋,转头说道:“老祖,殉葬伤天害理,为世所不容,理应废除!”

    老朱棣恍悟,心下明白这怕是自个的葬礼场景,听到大孙的话,不由眉头紧锁,明朝殉葬乃是祖训,他不敢提出异议,更别提废除了。

    他只好斟酌着语气,说道:“大孙啊,这事只要爹没意见,永乐朝会即刻下旨废除殉葬制度。 ”

    “好,回头咱们去一趟洪武!洪熙这摊子丧仪,还得你开金口。”

    朱由检干脆点头,他知道朱棣不敢擅自做主,修改祖训,便没有再勉强。

    “这没问题。”老朱棣松了口气。

    他方才大致看了看,殿内跪着的杨荣、杨士奇、杨溥、夏原吉、于谦……都是熟悉的人,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反正是洪熙朝发生的事儿,洪熙皇帝违背祖训,跟我永乐什么关系,到了老朱面前,他也不怵。

    ……

    明代帝王崩后,丧仪分别有:沐浴,饭含,小殓,斩服,设几筵,做梓宫,大殓,成服,安神帛,立铭旌,上尊谥,梓宫发引(出殡下葬)。

    设几筵,朱棣死后在宫中仁智殿停灵,仁智殿在武英殿后,仁智殿就改成了几筵殿。

    几,可称为神座。筵,人跪坐的用具,所以称为几筵殿。

    几筵殿设置后,文武大臣在仁智殿东南的思善门外,朝夕哭奠。

    首辅等社稷之臣,可列位殿内。

    做梓宫就是棺材,之后便是大殓,要给大行皇帝上尊谥,在此之前皇太子朱高炽择吉日登基,然后为先皇上尊谥。

    所谓铭旌,就是把大行皇帝的名讳写在旌上,后面出殡时,也是铭旌先从几筵殿出,帝王下葬后,铭旌盖于棺上。

    大行皇帝需在几筵殿停灵月余,供文武宗亲叩拜守灵。

    之后梓宫发引(出殡),由几筵殿出,出午门大明门,出德胜门,过清河,沙河行宫,三四天后到陵寝的祾恩殿中安放棺椁,并举行安神礼。

    然后根据钦天监测好的吉日,再将先帝梓宫奉安于地宫,这期间一直停放在祾恩殿,并且早晚还要祭祀。

    帝王入葬之后,神主还京,升祔太庙,整个丧仪才算结束。

    如今正是进行到几筳殿停灵的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乖巧滴小啾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乖巧滴小啾啾并收藏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