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自然是鼎力支持,且下官已经去往户部申报过,下官共有功名田三百亩,其家中有田一千二百七十亩,如今业已全部在湖广有司登册,明年肇始便按数缴税。”

    “规矩?”陆远念叨着这两个字,随即无声笑了笑:“今日本辅就不计较你的失礼了,回去吧,尽快将这件事给本辅落实下去。”

    可问题就出现了,他们如何才能有效的组织起来。

    张居正还要再说,被张四维拦阻着拉出文渊阁。

    利益共同的时候官僚集团非常团结,可一旦利益无法共同,那这个组织将极其松散。

    等到张四维也落了座,陆远这才开口:“叔大。”

    而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有资格来分配利益的人,只有陆远!

    “就申报田产按亩纳税的事,完全可以纳入考成标准中。”

    又如何保证所有人都是一条心。

    李崇这种阶级叛徒不会少的,大家伙嘴上都说着对抗到底,结果其中一个甚至是部份官员偷偷把考成完成了,诶,对抗的这群人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完成考成的官员们升官进步。

    “诶。”

    “他们要是怕得罪人,大可以不把考成当回事。”

    张居正对视陆远,言辞恳切:“自从迁都之后,太师权力已至我朝未有之顶峰,社稷之兴亡、国家亿兆百姓之民生皆系太师一念之间,此时此刻太师更应该慎重持国,而非如今事事独断专行。”

    “李崇已经去了政研室,你也去吧。”

    “前段时间朝会,皇上准了地方官员自行申报田亩纳税的行为,本辅想问一下,进展如何了。”

    “太师是什么意思?”

    “去吧。”

    被连番夸赞的张居正也有些局促,他想要谦让推辞,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言道。

    “你啊,还是这般急性子。”陆远笑道:“难道没事,本辅就不能叫你来聊聊天了吗。”

    二人谦虚客套一番,陆远便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同时招呼着张四维:“子维你也坐,一起聊几句。”

    张居正的脸上露出错愕神情,很快定下心神忙推辞道。

    陆远冷笑一声:“叔大,你是本辅最器重的随官,不应该在这种事上犯迷糊。”

    “叔大兄莫要再说了,莫要再说了,有什么事冷静下来再慢慢规劝太师为上。”

    若是达不到这个标准那就是不合格,本辅相信地方省府县三级主官是有能力办好这件事的。”

    曾经的自己需要将全部的精力都用来生存,如履薄冰的参与进这个世界。

    陆远挥手道:“看你这不情不愿的样子,本辅就不强人所难了,你是一心公事,本辅就陪你聊聊公事。”

    真到那一天,岂不是纯纯恶心人。

    “忙点好,忙点好啊。”

    “非为威胁,实为劝阻,太师如今行事已不再如当年那般广开言路、开明纳谏,反而是愈加的骄狂霸道,下官不愿看太师一错再错。”

    “那叫卿?”张四维言道:“当年五寺尚存的时候,其主官便叫卿,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卿等,政研室是研究国策的,莫如叫国策卿?主要是政研卿不好听。”

    “下官在。”

    张四维在一旁听的脸色一变:“叔大兄,你怎么能这么和太师说话,太失礼了。”

    他现在很兴奋,甚至远比当初刚刚穿越的时候还要兴奋。

    “国策卿?”

    陆远笑了笑:“本辅是首揆,你是吏部尚书,咱俩说好就可以落实了。”

    “不错,你带了一个好头。”陆远满意颔首:“你们吏部的官员都做了申报吗。”

    因为有且只有陆远是目前手中握有最多可供分配的资源。

    陆远摇头道:“政研室不是虚职摆设,是要干实事的,叫参政、参议不合适。”

    叔大啊,你能把吏部带的如此好,本辅看,要给你加加担子。”

    “太师。”

    “下官不敢,下官说的具是肺腑之言。”张居正昂首看着陆远:“太师贵为首揆,若是连您都不守规矩,那么天底下还有谁会守规矩。”

    陆远笑眯眯的看着张居正:“本辅又没有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他们这么干。”

    陆远念叨了两遍,勉强点头:“那就这么着吧,主官就叫国策卿、副官就叫国策少卿,一个正二品、一个从二品,其内部的框架你和李崇自己商量着去搭吧,人员名单在严嵩那,放翰林院了,找个时间去取,严嵩挑人的眼力还是很毒辣的,可以信任。”

    后者勉强一笑点头:“子维说的是,太师见谅,下官最近也是太忙了,疏于来您这里面呈汇报。”

    陆远言道:“比如说一个省有多少职俸田、有多少功名田要统计清楚,然后呢,这些曾经免税的田要定个标准,比如说超过六成或者七成愿意纳税,那就算地方官员考成合格。

    “咱们俩可好久没在一起聊过闲天了。”

    这个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煌煌华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煌煌华夏并收藏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