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的那一天,极尽繁华的长安城内,满长安的人,都站在路边上,神色恭敬的看着一个老人。

    牛车之上的老人,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花白了。

    那一双曾经被时间深深埋藏了所有的眼睛里,似乎有一丝光芒闪过。

    老人望着长安城那熟悉又陌生的城门,微微的失神…

    “啊,那是多么长的一段时间…”

    那光芒流转着,他似乎看到了一个英姿勃发的年轻将军,微笑着向他走来。

    “………”

    元狩四年,那一年,是大汉帝国军事上最巅峰的时刻,那个时候他的侄子霍去病,才二十二岁。

    那年,他卫青亲拥数十万大军与匈奴主力在大漠决战,力克匈奴。

    而霍去病率五万余名精骑深入漠北,长途奔袭,以大迂回战术,突袭匈奴后方二千里。

    他打至匈奴圣地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执马鞭而还。

    此战之后,使“匈奴远遁,大漠以北,再无王庭!”

    匈奴人悲歌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那一战打断了匈奴人的脊梁,为整个汉族铸魂。

    “………”

    时间啊,真的是天之骄子的最大敌人。

    二十年前,自己就是在这个长安城的正门口,等着他的外甥霍去病,带着大军,凯旋归来。

    他依稀还记得,那一天,先是大地微微抖动,随后耳边便传来了一阵轰隆的马蹄声。

    那连绵不绝的马蹄声,如同阴雨天滚过的漫天紫色雷霆般,震人心魂,夺人六魄。

    远方,一条快速移动,连绵不绝数里的黑线,在前方的官道上出现。

    在那太阳阳光的照耀之下,仿佛一条张牙舞爪,会上下游动的黑龙。

    雷霆万钧般的,连绵马蹄声入耳,大地在不断震动着。

    那黑压压的骑兵集群军团,在靠近长安城的附近时,逐渐的开始减速。

    广阔如云的旌旗,在狂风之中,发出了阵阵的破空声。

    骑兵们头顶上的红缨头盔,象征着炎汉鼎盛的火德,数万骏马鼻孔中,喷出的的白气,连成一片,如雾似霜!

    “呜呜呜呜!!!”

    嘹亮的长号,声动整个长安城。

    刚才还并排行进的黑甲骑兵,如同潮水一般向两侧铺开,露出了中军位置里,一位骑着汗血宝马的少年将军。

    随着少年将军的向前,身穿黑色盔甲的骑兵们,从容不迫的紧跟而上,就像狂风一样,飞驰而动。

    每一个骠骑兵,战马跨部的武器槽内,都插着汉制长枪和挂着的箭筒、箭羽等杀戮武器。

    这些个杀戮武器,闪动着令人森然的寒光,是当世,世界上最顶级的冷兵器。

    按照列侯入京的规矩,骑兵在五里之外,每隔三十米就会停下一队,一直从远处到长安城的城门位置。

    “………”

    “是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回来了!”

    随汉武帝刘彻,在最前方迎接霍去病凯旋的大臣队列中,有官员在这时,紧张的低呼道。

    卫青依旧记得,作为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的师傅,他那个时候的自豪与骄傲。

    他自豪与骄傲的,不仅仅是外甥霍去病,在军事上前所未有的成就。

    更是亲眼见到,并帮助缔造了汉帝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骑兵军事集团“炎汉骑兵军团”!

    大汉帝国在军事最巅峰时期,拥有正规军八十万,炎汉骑兵的数量却一直保持着五万以下,而其消耗的财力和物力,却丝毫不逊色一支二十万人级别的大军团。

    这些身穿百炼钢甲,背披红披风的骠骑兵,被匈奴人、西域人、乃至其他各国人,称之为杀神一般的军队。

    因为,这支军团,不仅打跨了匈奴人,还灭掉西域、中亚的十几个国家。

    统领着这支炎汉骑兵军团的将军,于长安城门前下马,大步走向了汉武帝刘彻等人。

    他摘下了狰狞的头盔,露出了一副眉目分明,唇红齿白,二十二岁俊秀少年的样子。

    少年将军,身穿战甲,腰带长刀,双眼恍如星辰,步伐稳健有力,意气风发。

    他的身后,是打下匈奴圣地所得到的战利品,如匈奴王冠,匈奴圣物天狼圣石,狼纹金塔等等。

    当卫青眼中映出这一幕时,又想起了与外甥霍去病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天下午。

    “………………”

    那是在卫青十六岁的那一年。

    那一年,因为姐姐卫夫子入宫服侍汉武帝的原因,卫青一越从一介骑奴,做到了建章监加侍中。

    “…………”

    卫家,原本是贫民佃户之家,属于那种往上数三代,都是苦命人家的那种。

    到了卫青这一代人,那就更惨了,饭都吃不饱。

    为了一口活命的粮食,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汉双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SSD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SSD并收藏大汉双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