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等肃王大军来到幽州城下,他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事情跟他想象中还是存在些差别的。

    就比如说,他本以为幽王一死,幽州精兵强将群龙无首,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引发内讧。

    而这内讧则会给幽州府牧赢取开城门向自己投降的可能。

    然而,事实证明他显得有点太完美了。

    如今这幽州城墙上兵卒胳膊和头盔上皆系着白绫孝带,见他们三万大军围城,非但没有露出惧容,反而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冲出来把他们生撕活剥的模样?

    “王爷,情况跟想象中不太一样,我们要不先行后撤一段距离,以免城中兵卒出城突袭,那种新式武器一旦应用在我军身上,肯定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呀!”

    一名谋士骑着栗色骏马稍稍落后肃王半个身位,抬头看向城楼上的守军,面色凝重提议道。

    “后撤?大军压境尚且需要后撤躲避,那本王的军心就全乱了!”肃王是个带兵老手,他知道这种时候越是举棋不定,越不能轻举妄动。

    或许在谋士的计量逻辑中,最大可能保存己方战力才是上策,但在他肃王看来,只要能拿下幽州城,能继续保持士气如虹和金帐汗国的部队形成对峙,即便损失些许兵力那又如何?

    肃州遍地都是流民,只需要一天一顿窝窝头,大把人愿意参军替他打仗!

    如果能够鲸吞下幽州半境,拿到幽州城兵战局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那他萧王为何不能效仿先祖,以北境一州之地挥兵南下,席卷全国登上那九五之尊!

    而他自认为和那位先祖不同,他不在乎后人如何在史记上记录自己,更不在乎什么狗屁身后人。

    哪怕后人给他追一个暴君的谥号又怎么样?根本不影响他登上皇位,享受一生大权在握的荣华富贵!

    同样的道理,他老老实实做一辈子贤王,为魏朝镇守边疆鞠躬尽瘁,留名青史之后呢?

    人这一辈子区区百年,等到死后无不是化作一捧白土,再好听的名声,死都死了,留着何用?

    “兵戈大事自然由王爷全权定夺,但属下斗胆多一句嘴,根据鞑子溃兵的供述,幽州那种新型武器存量很大,如今幽王被刺,目前看来城中领兵中层将领并未内讧,由此可见他们对幽王的忠诚实在坚定不移!不能排除他们因为幽王被刺而不计后果,疯狂涌出城外与我军决一死战的情况下,伤亡就不可控了!”

    谋士说罢这话,见肃王还是摆了摆手一意孤行,也只好叹了口气,默默勒马转身,他已经开始考虑自己如何从战阵中脱身遁逃,免得真如自己猜测那般,混迹在军中被炸上一下,小命休疑!

    肃王并没关注谋士的动向,他朝身侧偏将示意道:“去城下叫阵,喊幽州府牧许文印出来见本王!”

    偏将朝肃王拱手领命,脚后跟轻磕马肚走出军阵来到幽州城下。

    “幽州守将何在?我家王爷听闻幽王遇刺深感悲痛,特来幽州城吊唁幽王,你们速速打开城门,让我家王爷进城见幽王一面!”

    偏偏是个聪明人,他没有完全按照肃王的意思去喊话。

    火药味太足,容易刺激到城墙上这帮已经红了眼的兵卒,而他身上的盔甲可没有幽州军备那般结实,万一有冷箭袭来,这条命丢在幽州城下多冤枉不是?

    左右王爷的意思是想要兵不血刃拿下幽州,能打开城门最好,实在不行,再喊话让许文印出来,也不算违背王爷的意愿不是?

    “吊唁就不必了,幽王爷的身后事,不敢劳烦肃王操心,况且请恕末将眼拙,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谁带着几万骑兵跑来吊唁的!”

    负责这一段城防的是个千户,是晁定岳接手幽州城防之后提拔起来的,不是王府亲卫的老人,却也是个忠厚的汉子,对幽王赵庆忠心耿耿。

    如今赵庆遇刺身故,他本就憋着一肚子的仇恨没地儿发泄,再看外边肃子王旗,以及王旗后剑拔弩张的数万骑兵,双眼通红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战意越发浓烈起来。

    肃王的偏将被千户这话堵得没脾气,毕竟道理就在桌面上明摆着,你要是带百十来号护卫前来吊唁还说得过去,带几万大军围城,瞎子都看出来打的什么主意了不是?

    眼瞅千户这言下之意是要撕破脸,偏将也索性不装了:“城楼上的兄弟,你们可要想好了!幽王爷身故,如今幽州尚有外敌未退,我家肃王也是为幽州百姓着想,有我肃州大军入城,可保幽州无恙,你们只需要打开城门,宫面上的事儿我家王爷一力操办绝不牵连到诸位兄弟!

    况且幽州此战之后定会空出许多职务,诸位兄弟也能为自己搏一个宽广前程!

    如此一来,幽州百姓免遭战火荼毒,你们自己和家人也能有所收益,皆大欢喜的局面,何必搞得剑拔弩张,自己人倒戈相向,让草原鞑子捡了便宜呢?”

    这偏将嘴皮子挺溜,这话一出口,抛开忠义不谈,倒还真挺有道理的。

    “我呸!”千户一口浓痰从城墙上吐了下来,距离尚远并未落在那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开局诈尸:藩王带头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周黑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黑哥并收藏开局诈尸:藩王带头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