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河东伯府内。

    唐稷正瞪大着双眼,满脸怒不可遏的看着眼前的三名弟子。

    “真是孺子不可教!

    居然耗费了整整一刻钟的时间才将卷纸答完!

    实在是太一般了,你们若是想继续跟我学习,通过殿试谋取功名,那便等着会试的大榜下来之后。

    拿着你们的名次和聘书,亲自到河东伯府,拜在我爹,也就是你们师爷的名下,当个门客。

    如此一来,为师便会继续教给你们致胜殿试的法宝技巧。

    但你们的目标若是只到会试,那你们今日便可离开。

    河东伯府不养闲人,何去何从,自己想吧!”

    唐稷说罢,将手中折扇重新插回到了腰间。

    而还没等他从藤椅上站起身来。

    以张三为首的三名弟子便齐齐拱手称道:

    “师父,我们愿意跟您学本事,等会试名次一出,我们便拜入河东伯府的门下!”

    “不错,知恩图报,起码人品没问题,但是为师还有一点要求,那就是想要拜入河东伯府门下,所持的会试名次,需在前三甲!

    哪怕只少一名,河东伯府都不收,明白了么?”

    此话一出。

    三人面面相觑。

    这半个月来,他们虽然在唐稷的教导之下学习到了很多,也在自己的领域当中有了相当长足的长进。

    可即便如此,他们三人也不敢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说,他们一定能够在这一次的会试当中夺得一个前三甲的名号。

    倒不是说夺取会试前三甲不可能,只是他们不敢妄下定论。

    毕竟今年的考题是与往年完全不同的类型。

    这种完全以词为主的文学考察形式,即便是放眼整个大周的考试历史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存在。

    而正当三人还在原地打转转,纠结着究竟要不要跟唐稷讨价还价一波的时候。

    河东伯府的大门却突然打开!

    一个灰头土脸的河东伯府家丁踉踉跄跄的闯进了院内。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少爷,你的地瓜秧都被人下毒毒死了!”

    “什么!?”

    闻言,唐稷和他的三个学生几乎是同一时间,异口同声的说道。

    而唐稷还没来得及多问。

    便被紧随其后而来的一众家丁带上了马车一路直奔十万良田而去。

    十万亩良田。

    三千亩育种基地。

    上百名农学博士正满脸呆滞的看着满地枯萎的地瓜秧,神色木然。

    本来昨天还是长势绝佳的地瓜秧苗,却在短短的一夜之内,全部都蔫儿了!

    要知道。

    现在距离皇帝规定的时间只剩下十九天了!

    按照唐稷的计划,今日正常将秧苗培育后,便能将三千亩地瓜秧苗扩充到五千亩。

    五天之内,他便能够在万亩良田上培育出足够种出十万亩地瓜的秧苗。

    再利用后期地瓜长势快的优势提前留存一批秧苗下来。

    如此一来,他便能够轻松的实现拯救百旺灾民过年关的宏愿。

    可是如今。

    一切貌似都将成为空谈......

    “少爷您可来了,今日午时我们过来栽培地瓜秧,可是刚到这儿,就都成这样了!”

    唐管家满脸悔意,整个人似是都要难受的晕过去了。

    而唐稷则是全程一言不发。

    他心里已经有了怀疑对象,只是缺少证据。

    那群在朝堂上跟他据理力争的大臣就算再看不上他,那也不至于拿百万灾民的性命来开玩笑。

    除了朝堂上那群跟自己有过几次口角之争的文臣之外。

    整个京城之中,与自己有私人过节的便只剩下了酒坊的方正李家以及......户部侍郎的儿子,李牧之!

    “先别讲那么多,我来看看。”

    唐稷摆了摆手,俯身蹲到一个地瓜秧旁。

    将双指合拢,探入到旁边看上去湿乎乎的土壤当中。

    再将双指拔出,放在鼻子下一闻。

    唐稷微微一笑,脸上的担忧顿时就变成了几分得意:“真是老土包子,用几滴稀释过的酸液除了能暂时抑制住地瓜秧的生长,还能干什么?

    管家,给我收购一千斤小苏打,按照一比三十的比例和水配置成溶液!

    以喷洒的形式,全部灌浇到这地瓜秧田里!

    我保证,三个时辰之内,所有的地瓜秧都会重新抬起头来!”

章节目录

大周帝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南宫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宫城并收藏大周帝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