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生懂得团结,并非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也不是凑在一块,有默契就行。

    这种团结来源于军队基因里的传承。

    部队也好,军校也罢,都是人民军队的一部分。

    像一个大熔炉般,有着能够融化一切,战胜一切的信念。

    团结的是不灭的军魂,敢于跨越一切艰难险阻。

    当然,对新生的要求,一开始不可能这么高。

    王恒只是在初步培养他们,懂得以集体的力量,去面对眼前的困难。

    而不是像昨天晚上体能摸底时,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就可以。

    他作为班长,不仅要将新生的体能练出来,更要从思想上进行潜意识的引导。

    这就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此时。

    以陈钧为排头的队伍,再次从王恒跟前路过,他们已经进入到第四圈。

    整个队列除了还保留着跑步的动作,平均配速比走路快不了多少。

    陈钧也是老兵,自然知道王恒心里攥着啥心思,扭头看了下后面的室友。

    可能是天气太热脱水严重的缘故,也可能是体力损耗太大的原因。

    总之一个個脸色都浮现出苍白,但大家都还在咬牙扛着。

    脚步也越发的踉跄,仅仅剩余不足六百米的距离,却如同天堑般。

    见状,陈钧再次放缓脚步,大声喊道:“兄弟们,把口袋里面的藿香正气水拿出来喝掉。”

    “别嫌难喝,喝完后闭上嘴巴,尽量不要用嘴呼吸,用鼻子吸入足够的空气,憋上五秒钟再慢慢呼出。”

    “不要口鼻一起用,这样会越来越累。”

    陈钧的话,很快得到了室友们的回应。

    准确的说,这时候他们脑子早就跑成了浆糊,谁说话都会下意识的去执行。

    何京颤抖着手拧掉药水的盖子,一口吞咽下去,学着陈钧教的方式尝试调整呼吸节奏。

    陈钧则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做排头兵。

    自己则转到后面,去照顾其他人

    其实,陈钧也知道,以他们目前的状态,体力透支太严重了,任何技巧都会失去应有的作用。

    他的话只能起到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效果。

    但这,已经足够了。

    500米,400米。

    杨帆再次摔倒,陈钧联合梁魁将他架起,拖着他走。

    300米,200米。

    沈从军脚下一软,瘫倒在地。

    陈钧将杨帆的手臂递给何京,他转身扶起沈从军。

    100米,50米。

    五个分区很多新生都已经完成了跑圈的任务,他们昨天没有经历几个小时的体能摸底,身体损害没那么严重,顶多跑的时候累点,热点,而不会像一班现在这样,如同渡劫般。

    一开始很多新生不明白,他们这队人怎么跑的这么艰难,都是生龙活虎的年纪。

    一个个却看着像是行将就木的老太太。

    步子都迈不开。

    后来发现他们搀扶着前进,还看到陈钧跑前跑后的鼓励动员,队伍里面的人摔倒又爬起。

    整支队伍在跑道上,如同亮晶晶的磁石般,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这时候,什么原因导致的跑不快,已经不重要了。

    几十个班的新生跟在后面看着,瞧着,还有许多新生站在周围旁观。

    50米,10米。

    看到即将到达终点的众人,王恒微微一笑,转身离开了训练场。

    他很满意,满意陈钧的表现,满意班里众人的坚持。

    开始规定跑三千米的时候,他没有要求时间,但中途也没有人掉队,更没有人停下。

    都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行。

    对于其他人而言,这只不过是跑了五圈而已,累点,遭点罪罢了。

    可对于王恒来说,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够持之以恒的相互扶持,不抛弃不放弃抵达终点。

    那就已经不再是跑道上的跨越,而是穿过了充满硝烟的战场。

    很庆幸,他们坚持下来了。

    远处,一分区区队长李钊,辅导员张许锋,也看到了一班的表现。

    李钊笑呵呵的看完了全程,说道:“难怪楚鸿飞今早念叨着一班出了好苗子,还在跟我开玩笑说是他接的新生。”

    “结果亲手送到了王恒的班里。”

    “现在看来,楚鸿飞说得没错,三分队还真出了个好苗子啊,王恒运气不错。”

    “确实。”张许锋赞同的点点头。

    类似团结这种思想的改变,通常需要几天,甚至半个月的时间去慢慢引导。

    当然,如果班里有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新生,想要短期内树立一个标杆的话。

    那就可以提前,这都是带兵的经验。

    有标杆的班和没有标杆的班,压根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灰空遇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灰空遇雨并收藏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