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一边喝水,一边看着系统商店。

    这是他这段时间的习惯了,每天总是去看看那玩意还在不在。

    还好,一直都在,看来真是情怀非卖品了,或许,是学校里的小富婆和男朋友分手了,这玩意就砸老板手里了?高振东颇有些不靠谱的想着。

    正要关掉商店的时候,他眼角突然闪过了一个东西,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

    应该是户外店里的,这个店可是好东西,至少热像仪是从那儿弄出来的。

    这次这个东西,高振东记得以前看到过,不过这次好像多了几个字。

    ——户外冰箱(带制冷)。

    高振东以前看过这玩意,纯纯的挂羊头卖狗肉,就是一个绝热材料做的隔热袋,放点冰块雪糕啥的能保证一段时间不化,但是和真正意义上的冰箱,差了老鼻子了。

    但是这次,后面新多出来的三个字,让高振东有了兴趣。

    这是原来那个骗钱货不好卖,户外店的店主终于舍得更新货物了?

    高振东没记错的话,前世看到的户外或者车载冰箱带制冷的有两种。

    有一种是半导体制冷片的,带风扇散热,效果嘛,就挺普通了。

    而另外一种,是用小型压缩机的,这玩意就和大家常说的冰箱是一个东西了,无非就是个头和功率小一些,但是制冷比半导体制冷片的要好。

    高振东想到这里,对这个户外冰箱的兴趣陡然增大,好东西啊,没准有用!

    毫不犹豫的,他就从商店里把这东西提了出来。

    嗯,有趣,和看到的样子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看来无需太多年代符合性的改变嘛。

    迫不及待的在意识中翻开了说明书。

    ——半导体制冷的!

    这个结果,让高振东大喜,哈哈哈的笑了出来。

    要的就是半导体制冷片的!

    半导体制冷,是利用半导体P、N热电偶,在两端施加电压后,会在其上下表面形成温度差,以此进行制冷。

    没错,这里也有热电偶,只是和测温度的热电偶正好相反,热电偶测温度,是根据热端冷端温差形成热电动势。而半导体制冷片反过来,是用电动势得到温差。

    其实这东西虽然的确在1960左右出现,但是其核心原理和现象,早在19世纪就陆续被注意到了,分别是1821年的塞贝克(Seebeck)效应、1834年的珀尔帖(Peltier)效应、1855年的汤姆逊(Thomson)效应。

    只是一开始虽然观察到这些效应,但是由于原理不明白,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效果极差,没有什么实用意义。

    那时候没有半导体,是用锑-铋(Sb-Bi)热电偶搞的,效果嘛,只能证明这东西原理上有用,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制冷效率不到1%。

    后来20世纪50-60年代半导体发展了,才找到打开这道门的正确钥匙。

    不过用便携冰箱的人,一般都不喜欢这东西,因为制冷效果不好,常见的半导体制冷的冰箱,大概能和环境温度有个20来度温差的,就算是不错的了。

    但是高振东不一样,他就要半导体的。

    他知道一个事情,那就是其实半导体制冷片能将温度降到很低的程度的,之所以便携冰箱什么的不太给力,原因是用料规格问题、箱体设计问题、还有散热设计问题。

    没错,半导体制冷片是需要散热的,在它的热端,必须把热量快速散发出去,才能源源不断的制冷,达到好的制冷效果。

    而高振东搞到的线扫热像仪,其原始的本体是个民用的非制冷热像仪,是不带制冷系统的,这让它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高振东在做实用线扫热像仪的时候,肯定是要增加制冷系统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怎么制冷?

    这和导弹上不一样,那是一锤子买卖,用个气瓶压缩空气膨胀吸热制冷就行。

    压缩机?那玩意启动慢,结构复杂,不好用啊,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

    其他制冷技术,想用到军用装备上,又达到便宜好用方便易维护的,一个都没有!

    而半导体制冷片就不一样了,这东西全固态的,轻、薄,容易安装,容易布置,可靠性好,哪怕加上大力出奇迹的散热装置,也比压缩机强出八百条街。

    而且温度控制精确,制冷快,冷热切换还方便。

    当然,不是没有缺点,比如效率低、经济性不好,但是这些在特定要求下都不是问题,效率低就大力出奇迹,因为效率低和制冷能力低是两码事,只是意味着要花更多的功耗去喂它而已。

    在高振东前世,本来这东西就是很多军用装备的制冷首选。

    高振东也想搞,可是苦于自己前世对这东西研究不多,只是知道,但是没搜集过什么材料,光凭脑袋里那点东西,不太好搞,主要是不知道什么材料。

    现在有了这个,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高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打小就清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打小就清澈并收藏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