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年是李骏幸运的一年,不仅把白月光娶回了家,自己心心念念的占城稻种也到了。
刚到蓟县,简雍就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李骏。
原来那些死士早就到了交州,只是为了保险起见在当地种植了两季才带着粮种返回。
“好,好,宪和,带回来多少粮种?”
“回禀主公,路途遥远,运输不易加上路上有所损耗,我们只带回来十石粮种。”
“已经很好了,宪和我现在不能公开封赏你,将来我保你一个县侯之位。”
简雍此时心中已经是惊涛骇浪一般,谁能想到十石粮种能换到一个县侯爵位。
汉朝的爵位制度,县侯就已经是异姓的巅峰了,这让他如何不惊喜。
“好了,你先下去吧,至于这次南下的死士,每人赏赐五十金,有伤亡的翻倍。”
“属下代他们谢过主公,属下告退。”
简雍一走,李骏立即派人找来了国渊。
看见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裤脚管挽起,还沾着黄泥的国渊走进书房之中,李骏感觉很满意
“子尼,今年农事如何?”
“主公放心,今年无论是春耕还是开荒形势都非常,那些新到的难民也都安定下来了。”
“好,来看看这个宝物。”
一听是宝物,国渊有些疑惑了,想不通为何看宝物要叫自己。
只是当他打开几个麻布袋里面的东西时候惊呆了
“主公,这是稻种?为何和南方的不同?”
“这稻种如何?”
“好,颗粒更大更饱满。”
“果然是懂行的,如果我要说此稻种五十至七十天可成熟,而且耐旱,亩产三石半呢?”
国渊浑身一颤,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李骏
“主……主公此言当真?”
李骏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宪和已经派人在交州一带试种过,当天气候炎热,一年可三熟,江东一带可两熟,至于幽州……我想在夏收之后试种一季。”
不等李骏继续说下去,国渊已经激动地跳起来了
“那么我幽州粮食产量便可翻倍。”
“哈哈哈,没错,产量翻倍,那么几年之后我幽州便可人人丰衣足食了”
李骏捧起一把稻种
“子尼,这里有十石稻种,你今年先试种一半,我拨给你五百刀盾兵,务必给我保护好粮种,还有……就是保密。”
“主公放心,属下晓得”
不过国渊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主公,属下想马上就安排先种一些,看看这稻种在幽州能否存活。”
“嗯,也好,具体的你去安排吧。”
“诺。”
安排典韦带人帮国渊把粮种搬回去,同时也下令调拨五百刀盾兵归国渊指挥。
剩下的一切就交给老天了,希望这南方的稻种能够在北方存活下去吧。
突然想到了后世的袁老神仙,若是他在,想必一个王爵加上配享神农庙都不过分吧。
农业研究只靠一个国渊还是单薄了一些,三国时期还能和国渊齐名的大概只有曹老板手下的枣祗了吧。
可惜人家已经在曹老板碗里了。
进入四月底,昌黎的第一批矿石到达了新建成的辽西钢铁城。
没错,为了这座钢铁厂,李骏发动劳工正在此处建城。
这个时代,一个日产一百万斤钢铁的工坊怎么防备都不为过。
(一百万斤听起来很夸张,其实因为这是汉斤,只有大约二百五十克,实际上换算过来也就一百多吨,妥妥的落后产能。)
特别是此处还配有农具工坊、兵器工坊、甲胄工坊。
就连一向抠抠搜搜的于谦都同意扩军两千驻守此处。
至于昌黎那边的矿场,李骏也说服于谦同意扩军三千驻守。
这倒是李骏意料之外的惊喜,于谦居然同意了自己扩军五千的计划。
有了钢铁厂的支持,李骏开始计划把全军的装备都更新一下。
特别是环首刀这种主要兵器,自己军队配置的大部分还是十炼钢,五十炼钢那都是凤毛麟角。
这次可以直接大规模换装百炼钢,那简直是质的飞跃,不仅重量更轻,也更加耐用。
至于骑兵的装备,李骏结合了东西方的骑兵案例,轻骑兵每人加了一块护胸的铁甲。
突骑兵每人除了铁甲,还配了铁护面,一块小圆盾,以及一柄破甲用的铁骨朵。
当然这些还都是设想,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去完成换装。
即便如此,李骏还是不得不感叹那句至理名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上来了,李骏就更希望尽快找到马钧了,这个汉末三国第一发明家。
就在李骏为了生产发展忙碌的时候,一支从徐州而来的庞大商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到蓟县,简雍就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李骏。
原来那些死士早就到了交州,只是为了保险起见在当地种植了两季才带着粮种返回。
“好,好,宪和,带回来多少粮种?”
“回禀主公,路途遥远,运输不易加上路上有所损耗,我们只带回来十石粮种。”
“已经很好了,宪和我现在不能公开封赏你,将来我保你一个县侯之位。”
简雍此时心中已经是惊涛骇浪一般,谁能想到十石粮种能换到一个县侯爵位。
汉朝的爵位制度,县侯就已经是异姓的巅峰了,这让他如何不惊喜。
“好了,你先下去吧,至于这次南下的死士,每人赏赐五十金,有伤亡的翻倍。”
“属下代他们谢过主公,属下告退。”
简雍一走,李骏立即派人找来了国渊。
看见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裤脚管挽起,还沾着黄泥的国渊走进书房之中,李骏感觉很满意
“子尼,今年农事如何?”
“主公放心,今年无论是春耕还是开荒形势都非常,那些新到的难民也都安定下来了。”
“好,来看看这个宝物。”
一听是宝物,国渊有些疑惑了,想不通为何看宝物要叫自己。
只是当他打开几个麻布袋里面的东西时候惊呆了
“主公,这是稻种?为何和南方的不同?”
“这稻种如何?”
“好,颗粒更大更饱满。”
“果然是懂行的,如果我要说此稻种五十至七十天可成熟,而且耐旱,亩产三石半呢?”
国渊浑身一颤,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李骏
“主……主公此言当真?”
李骏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宪和已经派人在交州一带试种过,当天气候炎热,一年可三熟,江东一带可两熟,至于幽州……我想在夏收之后试种一季。”
不等李骏继续说下去,国渊已经激动地跳起来了
“那么我幽州粮食产量便可翻倍。”
“哈哈哈,没错,产量翻倍,那么几年之后我幽州便可人人丰衣足食了”
李骏捧起一把稻种
“子尼,这里有十石稻种,你今年先试种一半,我拨给你五百刀盾兵,务必给我保护好粮种,还有……就是保密。”
“主公放心,属下晓得”
不过国渊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主公,属下想马上就安排先种一些,看看这稻种在幽州能否存活。”
“嗯,也好,具体的你去安排吧。”
“诺。”
安排典韦带人帮国渊把粮种搬回去,同时也下令调拨五百刀盾兵归国渊指挥。
剩下的一切就交给老天了,希望这南方的稻种能够在北方存活下去吧。
突然想到了后世的袁老神仙,若是他在,想必一个王爵加上配享神农庙都不过分吧。
农业研究只靠一个国渊还是单薄了一些,三国时期还能和国渊齐名的大概只有曹老板手下的枣祗了吧。
可惜人家已经在曹老板碗里了。
进入四月底,昌黎的第一批矿石到达了新建成的辽西钢铁城。
没错,为了这座钢铁厂,李骏发动劳工正在此处建城。
这个时代,一个日产一百万斤钢铁的工坊怎么防备都不为过。
(一百万斤听起来很夸张,其实因为这是汉斤,只有大约二百五十克,实际上换算过来也就一百多吨,妥妥的落后产能。)
特别是此处还配有农具工坊、兵器工坊、甲胄工坊。
就连一向抠抠搜搜的于谦都同意扩军两千驻守此处。
至于昌黎那边的矿场,李骏也说服于谦同意扩军三千驻守。
这倒是李骏意料之外的惊喜,于谦居然同意了自己扩军五千的计划。
有了钢铁厂的支持,李骏开始计划把全军的装备都更新一下。
特别是环首刀这种主要兵器,自己军队配置的大部分还是十炼钢,五十炼钢那都是凤毛麟角。
这次可以直接大规模换装百炼钢,那简直是质的飞跃,不仅重量更轻,也更加耐用。
至于骑兵的装备,李骏结合了东西方的骑兵案例,轻骑兵每人加了一块护胸的铁甲。
突骑兵每人除了铁甲,还配了铁护面,一块小圆盾,以及一柄破甲用的铁骨朵。
当然这些还都是设想,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去完成换装。
即便如此,李骏还是不得不感叹那句至理名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上来了,李骏就更希望尽快找到马钧了,这个汉末三国第一发明家。
就在李骏为了生产发展忙碌的时候,一支从徐州而来的庞大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