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太大。杨彪深知其中的隐患,且不利于刘协培养自己的势力。回到洛阳之后,杨彪和文武百官才有用武之地。

    毕竟当初洛阳就是他们百官的根据地。

    刘俊也算到了杨彪的心思,心中冷笑连连。现在的洛阳可不是以往的洛阳啰!

    两人各怀鬼胎,达成了回归洛阳的协议。

    果然,有了杨彪的出面,刘协和文武百官都愿意回到洛阳,重塑他们心中的大汉。当然了,这些都是他们的幻想而已。

    刘俊也开始着手准备回归洛阳的事宜,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洛阳的粮草,在刘俊占领长安城后三天就送到了。这大大缓解了长安城的粮食危机。也给了刘俊可以稳住长安提供了先提条件。当刘军士兵挨家挨户给长安百姓登记人数,并且送上足以糊口的粮食,刘俊的威望在长安城直线上升。

    比起残暴的董卓,刘俊简直就是大善人。

    至于董卓的尸体,刘俊也没有过多的为难,找了一个地方安葬了。毕竟董卓怎么说,也算是一个人物,刘俊没必要为刁难一个死人。

    对于这一点,刘协和文武百官颇有微词。只是碍于刘俊的强大,而不敢说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日过后,随着刘协昭告天下,天下诸侯都知道了刘俊杀死董卓,拿下长安城的事情。

    在一开始的时候,诸侯们都认为占据洛阳的刘俊,日后绝对会遭受董卓的反扑和攻击,哪怕刘俊个人实力强大,最后也是得不偿失,失去洛阳城。甚至还会产生诸侯们都喜闻乐见的两败俱伤的结果。然而万万没想到,刘俊带领着他的军队,如猛虎下山般迅速地攻占了长安,杀死了董卓!

    各路诸侯听闻这个消息,皆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纷纷派出探子打探刘俊的情况,但是最后却只能得到一些不尽详细的情报,总结起来就是王允和吕布发动对董卓的叛乱,在相互争斗的时候,刘俊带领精锐大军杀入了长安城,一举奠定胜利果实。

    无论过程如何,结果就是刘俊成为了第二个手握天子王牌的诸侯,更是被刘协册封为大将军,权倾朝野。上一个大将军还是外戚何进。

    有些诸侯听到这个消息,直接破口大骂了起来。比如袁绍、袁术、刘表、刘焉。

    袁绍是没想到刘俊居然遇到那么好的机会,遇到了王允、吕布和董卓发生冲突,最后渔人得利。世上若是有人最希望刘俊无法发展的诸侯,其中必然有袁绍。

    而袁术本身就对刘俊十分畏惧,他一直想着要找机会报复刘俊。如今刘俊成为了大将军,死死地压在他的头上,以袁术的小心眼,他能够保持风度就奇怪了。

    至于刘表和刘焉,他们两个真的躺着也中枪。刘焉和刘表一直都在自己的地盘上当着土皇帝,守着一亩三分地,坐看中原诸侯厮杀。没想到刘协给他们传来了旨意,说明了刘俊成为大将军的事实之后,还让他们尽快给长安城运送钱粮。

    这可是天子下旨啊。他们要是不照办,那就是抗旨不尊。照办的话,那就是间接帮助刘俊渡过难关。谁都知道如今粮草比黄金还要贵重。

    以前董卓也是让他们进奉粮草,但由于董卓是国贼,刘焉和刘表可以大义凛然地拒绝。如今刘俊是汉室宗亲,铲除了国贼,威望一时无两。要是在这个时候抗旨不遵,一定会被定为叛逆。届时其他野心勃勃的诸侯,一定会打着讨伐叛逆的旗号来图谋他们的地盘。

    最先反应的就是刘表了。袁术一直都在图谋荆州,刘表打死都不愿意被人抓到把柄,立刻派人给长安送去粮草。期间刘表更是命人大张旗鼓,引诱袁术将这笔粮草给吞了。这样的话,袁术就是乱臣贼子了。

    而袁术自然是没那么傻,他才不会冒着吃力不讨好的危险而去抢夺粮草。

    益州的刘焉思虑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命令张鲁从汉中调拨一笔钱粮送往长安。益州虽然国险而民富,可刘焉还没将益州内部的矛盾给整顿完毕,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被定为叛逆。

    至于刘俊另外一个好基友曹操,他可就忙碌了。

章节目录

我也是皇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双木道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双木道人并收藏我也是皇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