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冤案的主角是龙门县的一个参将,名叫高勋。此人自诩为朝中太尉高俅的亲戚,因此恃强凌弱,在民间放高利贷,手段狠辣。他放出的贷款利息高得离谱,百姓们苦不堪言。那些借了他钱的人家,往往因此家破人亡,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龙门县,有个开点心店的店主叫曾小二。他的母亲因病去世,因无钱安葬,曾小二便借了高参将十两银子。然而,一年后连本带利,他竟需偿还高达三十两的债务。当时,高参将的任期即将结束,他急于在卸任前收回所有债务,因此对曾小二进行了疯狂的逼债。
走投无路的曾小二,竟然产生了将妻子卖掉来还债的念头。夫妻二人夜间相对哭泣,哀叹命运的不公。他们的哭声惊动了邻居皮匠施惠卿。施惠卿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独自一人生活,家中并无妻妾。他平时积攒了三十两银子,本想用来做些小本生意,改善生活。
当时,城外的宝应寺正在修缮寺庙,一个和尚在巷口搭了个草棚募缘。施惠卿本想去捐些善款,为寺庙的修缮尽一份力。然而,在听到曾小二的哭声后,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决定用自己的积蓄来帮助这对可怜的夫妻,为他们摆脱高参将的逼债。
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施惠卿的预料。他的善举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离奇事件,让整个龙门县都笼罩在了一片迷雾之中。来本如深感此案不同寻常,他决定深入调查,揭开这桩冤案背后的真相。
那天清晨,阳光洒满了小巷,施惠卿怀揣着三十两银子,准备前往宝应寺捐钱。然而,当他经过曾小二的点心店时,却意外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哭泣声。他好奇地走了进去,只见曾小二和妻子商氏正抱头痛哭,满脸无助。
施惠卿心中一紧,连忙询问缘由。得知曾小二因债务被逼得走投无路,他毫不犹豫地掏出那三十两银子,递到曾小二面前:“这钱你拿去还债吧,别再让妻子受委屈了。”曾小二和商氏感动得热泪盈眶,跪在地上连连道谢。
不久,讨债的官兵上门来了。施惠卿挺身而出,将那三十两银子交给他们,为曾小二夫妻解了围。官兵们拿到钱后满意离去,曾小二和商氏则再次跪在施惠卿面前,感激涕零。
然而,一天晚上,当施惠卿应邀前往曾小二家中吃饭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来到曾家,只见商氏独自坐在桌边,曾小二却不见踪影。施惠卿心中疑惑,忙问商氏缘由。商氏低头支吾道:“我丈夫说……说受了你的大恩,心中不安,所以……所以将我抵给了你。”
施惠卿闻言勃然大怒,他拍案而起,怒斥商氏夫妻不该如此曲解他的好意。他救济他们本是出于一片善心,却没想到会被他们这样误解。他愤怒地推开桌子,头也不回地回到了家中。
回家后,施惠卿心中郁闷难平。他担心自己住在曾小二隔壁会引来闲言碎语,也担心曾小二会因此再起疑心。于是,他决定搬家,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经过一番周折,施惠卿终于找到了一处远离曾小二家的住所,他的心中也总算安定舒坦了许多。
此后,施惠卿继续经营着他的皮匠生意,生活虽然平淡,但他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善良和正义。
施惠卿搬家那日,曾小二家的大门却异常紧闭。邻居们好奇地敲门呼喊,却无人应答。他们轻轻一推,发现门竟是虚掩着的,门轴已经断裂,显然被人强行破坏。邻居们心中一惊,小心翼翼地进屋查看,却发现商氏倒在床边,面色惨白,已然断气。显然,她是被人用力掐死的。
商氏的死讯迅速在城中传开,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议论纷纷,矛头直指刚刚搬家的施惠卿。一时间,流言四起,都说施惠卿为了霸占商氏,不惜杀人灭口。邻居们义愤填膺,纷纷到县衙报案,要求严惩凶手。
当时的县令沈伯明,听闻此案后,立刻命人将施惠卿缉拿归案。沈县令怒目而视,厉声质问施惠卿为何要杀死商氏。施惠卿连连喊冤,解释自己曾好意替曾小二还债,后又为避免误会搬家远离。然而,沈县令却不肯相信他的辩解,一口咬定施惠卿是故意还债以博取商氏好感,实则心怀不轨,诱骗不成便痛下杀手。
为了迫使施惠卿认罪,沈县令下令动用大刑。施惠卿被打得皮开肉绽,痛不欲生。在无尽的折磨下,他无奈屈打成招,承认了莫须有的杀人罪行。
夜幕降临,曾小二趁家人熟睡,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决心奔赴五台山剃度为僧。由于头脑简单,他误解了施惠卿的好意,误以为对方趁人之危。家中已无牵挂,曾小二踏上了这条遁入空门之路。行程启动后的二十多里地后,他在一个村庄里停下歇息,不料半夜却突患重感冒,高烧不退。这场病魔纠缠了曾小二足足半个月,才慢慢康复。
康复后的曾小二正准备再度启程,却从途经的行人那儿得知城中商氏被杀的噩耗,心头一震。他深知施惠卿不是那种滥杀无辜之人,离家前他已把所有事项与商氏交接清楚,施惠卿得到财物后根本没有理由再去杀害商氏。深感施惠卿被冤枉的曾小二,毅然决定折返回城,径直走进大牢,与被囚禁的施惠卿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龙门县,有个开点心店的店主叫曾小二。他的母亲因病去世,因无钱安葬,曾小二便借了高参将十两银子。然而,一年后连本带利,他竟需偿还高达三十两的债务。当时,高参将的任期即将结束,他急于在卸任前收回所有债务,因此对曾小二进行了疯狂的逼债。
走投无路的曾小二,竟然产生了将妻子卖掉来还债的念头。夫妻二人夜间相对哭泣,哀叹命运的不公。他们的哭声惊动了邻居皮匠施惠卿。施惠卿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独自一人生活,家中并无妻妾。他平时积攒了三十两银子,本想用来做些小本生意,改善生活。
当时,城外的宝应寺正在修缮寺庙,一个和尚在巷口搭了个草棚募缘。施惠卿本想去捐些善款,为寺庙的修缮尽一份力。然而,在听到曾小二的哭声后,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决定用自己的积蓄来帮助这对可怜的夫妻,为他们摆脱高参将的逼债。
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施惠卿的预料。他的善举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离奇事件,让整个龙门县都笼罩在了一片迷雾之中。来本如深感此案不同寻常,他决定深入调查,揭开这桩冤案背后的真相。
那天清晨,阳光洒满了小巷,施惠卿怀揣着三十两银子,准备前往宝应寺捐钱。然而,当他经过曾小二的点心店时,却意外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哭泣声。他好奇地走了进去,只见曾小二和妻子商氏正抱头痛哭,满脸无助。
施惠卿心中一紧,连忙询问缘由。得知曾小二因债务被逼得走投无路,他毫不犹豫地掏出那三十两银子,递到曾小二面前:“这钱你拿去还债吧,别再让妻子受委屈了。”曾小二和商氏感动得热泪盈眶,跪在地上连连道谢。
不久,讨债的官兵上门来了。施惠卿挺身而出,将那三十两银子交给他们,为曾小二夫妻解了围。官兵们拿到钱后满意离去,曾小二和商氏则再次跪在施惠卿面前,感激涕零。
然而,一天晚上,当施惠卿应邀前往曾小二家中吃饭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来到曾家,只见商氏独自坐在桌边,曾小二却不见踪影。施惠卿心中疑惑,忙问商氏缘由。商氏低头支吾道:“我丈夫说……说受了你的大恩,心中不安,所以……所以将我抵给了你。”
施惠卿闻言勃然大怒,他拍案而起,怒斥商氏夫妻不该如此曲解他的好意。他救济他们本是出于一片善心,却没想到会被他们这样误解。他愤怒地推开桌子,头也不回地回到了家中。
回家后,施惠卿心中郁闷难平。他担心自己住在曾小二隔壁会引来闲言碎语,也担心曾小二会因此再起疑心。于是,他决定搬家,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经过一番周折,施惠卿终于找到了一处远离曾小二家的住所,他的心中也总算安定舒坦了许多。
此后,施惠卿继续经营着他的皮匠生意,生活虽然平淡,但他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善良和正义。
施惠卿搬家那日,曾小二家的大门却异常紧闭。邻居们好奇地敲门呼喊,却无人应答。他们轻轻一推,发现门竟是虚掩着的,门轴已经断裂,显然被人强行破坏。邻居们心中一惊,小心翼翼地进屋查看,却发现商氏倒在床边,面色惨白,已然断气。显然,她是被人用力掐死的。
商氏的死讯迅速在城中传开,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议论纷纷,矛头直指刚刚搬家的施惠卿。一时间,流言四起,都说施惠卿为了霸占商氏,不惜杀人灭口。邻居们义愤填膺,纷纷到县衙报案,要求严惩凶手。
当时的县令沈伯明,听闻此案后,立刻命人将施惠卿缉拿归案。沈县令怒目而视,厉声质问施惠卿为何要杀死商氏。施惠卿连连喊冤,解释自己曾好意替曾小二还债,后又为避免误会搬家远离。然而,沈县令却不肯相信他的辩解,一口咬定施惠卿是故意还债以博取商氏好感,实则心怀不轨,诱骗不成便痛下杀手。
为了迫使施惠卿认罪,沈县令下令动用大刑。施惠卿被打得皮开肉绽,痛不欲生。在无尽的折磨下,他无奈屈打成招,承认了莫须有的杀人罪行。
夜幕降临,曾小二趁家人熟睡,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决心奔赴五台山剃度为僧。由于头脑简单,他误解了施惠卿的好意,误以为对方趁人之危。家中已无牵挂,曾小二踏上了这条遁入空门之路。行程启动后的二十多里地后,他在一个村庄里停下歇息,不料半夜却突患重感冒,高烧不退。这场病魔纠缠了曾小二足足半个月,才慢慢康复。
康复后的曾小二正准备再度启程,却从途经的行人那儿得知城中商氏被杀的噩耗,心头一震。他深知施惠卿不是那种滥杀无辜之人,离家前他已把所有事项与商氏交接清楚,施惠卿得到财物后根本没有理由再去杀害商氏。深感施惠卿被冤枉的曾小二,毅然决定折返回城,径直走进大牢,与被囚禁的施惠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