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叫来一个经过的耕田老汉问:“这歌是谁写的?”

    回答:“这是卧龙先生创作的。”

    刘玄德:“卧龙先生现在住在哪里?”

    老农夫说:“从这座山去南边,有一个高坡,那就是卧龙冈。山冈前面稀疏的丛林里的茅草庐里,就是诸葛先生的居住的地方。”

    刘玄德:“大爷,谢谢你了”,

    骑着马就跑这里走。没有几里路,远远的看见卧龙冈这里,果然是一片清静祥和景有异常之色。

    有人写了一篇古风古色的诗,着重论述卧龙的住处。

    诗里写着:

    襄阳城的兑方二十里地方,一座高山压着流水而出。高冈屈折蜿蜒压住了云脚,流水潺潺打击石头,击出石头里清脆的声音。

    情势好像困龙石上被天帝压下来的蟠逃,形状好像一只雄凤的的擎天柱。柴房的门半掩着遮蔽了茅草庐,这里有高人长卧不起。

    修长的翠玉竹交错抚动着眼帘,四季之时藩篱这里有随风飘落的野花散发出馨香。床头堆放满了,都是看了泛黄的古卷,在这里来往游玩的人没有一个平头老百姓,和目不识丁的人。

    扣门的叫苍猿经常过来送水果,看着门的一只年迈的老鹤每天晚上都听着诸葛亮念诵着经文。家里有藏着名琴脑袋里有古代的锦瑟,墙壁上挂的是七星宝剑。西游记里是反着来的,是菩提给猴子送水果

    庐中先生独自在这清幽典雅的地方,空闲的时候过来亲自打理种的的庄稼。只等一声春雷惊醒梦中的轮回,一句长音来安定天下。

    刘玄德来到庄子跟前,下了马亲自上门过来敲柴门,一个小孩出来问:“你是谁?来我家干什么?”

    刘玄德这时拿出自己的身份和底气,好像一个久困于底层干出点成绩的大学生:“汉朝的左将军,宜城的亭长兼豫州的市长皇上的叔叔刘备,特地过来拜见先生。”这身份普通穷人求之不得,可是用来对待这样一个悠游自在的贤士有点侮辱人

    童子:“你说这么多,我记不下。”

    刘玄德脑里一片乌鸦飞过,我白秀了:“你就说刘备过来拜访。”

    童子:“先生今天早上出去了。”

    刘玄德很着急:“去哪里了?”

    童子:“我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刘玄德:“什么时候回来?”

    童子:“我也不确定他什么时候回来,有时候几天,有时候十天半个月回来。”

    刘玄德有点哀伤,期亦的眼神瞬间有些默然。

    张飞:”既然不见面,让他回归田野算了。”他也吃不上我们这富贵饭!

    刘玄德还是想要一个贤才,不甘心就这样屈居人下:“再等一会吧。”

    关云长:“不如我们先回去,再派人过来打听一下。”

    刘玄德听了他的话,只好跟童子说:“要是先生回来,跟他说一声刘备过来拜访了。”

    就上了马有了,一路赏心悦目,停下马回头看隆中的一景一物,每处都可以当特写镜头,看这山虽然高却不独秀,显得非常雅致和谐,水流不深沉却非常澄清见底;地面不宽广路途平坦,竹林不是很大却非常茂盛;猿鹤互相亲近,松树竹篁交相辉映。观看欣赏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人过来了,容貌气宇轩昂,丰姿绰越,俊俏爽朗,头上戴着逍遥头巾,身上穿的麻布袍子,手拿着杖藜从山间一个偏僻的小路迈着健步过来。

    刘玄德:“这一定是我心心念念的卧龙先生了!”着急的下了马向前施行礼节,问:“先生是不是就是传闻中的卧龙先生?”

    这人问:“将军是谁?”

    刘玄德:“我是刘备。”

    这人说:“我并不是孔明,而是孔明的朋友博陵的崔州平。”

    玄德:“久仰大名,真是三生有幸能在这遇见。讨来几张草席就当坐下了,过来向他请教东西。”

    二人坐在林间的石块上,关羽、张飞在旁边站着。

    崔州平:“将军为什么这么想见诸葛?”

    刘玄德:“现如今天下到处都混乱,更有征战,周围过来频繁骚扰,我想见孔明,求的安定国家兴盛的办法。”

    崔州平笑着:“公子以平定祸乱当主线,虽然是有仁心,但是从古到现在,治乱没有常理。从高祖斩白蛇开始起义,诛伐没有人道的秦朝,这是因为乱世才进来治理的;到了汉哀帝、汉平帝这二百年的时候,已经太平很久了,有王莽谋朝篡位,又因为太平治理而进入战乱;光武帝刘秀才当中流砥柱支撑了起来,重新规整祖上基业,才又使战乱而进入和平治理的阶段;到了现在二百年,百姓安定很久了,吃饱了撑得,所以又拿起兵器又重新在四处闹事(这是因为阶级固化吧,分配不均,做饭的吃不上饭):这正是治理战乱的时候,不可以这么仓促的决定了。将军要是想让孔明扭转乾坤,补缀天地的不足,恐怕非常困难,白费心力罢了。难道没听说过顺天的人安逸,返逆上天的人劳苦;他们的根本在于,理由不充足却想私自抢夺过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嬉笑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井底的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井底的蛙并收藏嬉笑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