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仗着军力优势多路出击,这是典型的靠硬实力碾压,即便汉军能借助函谷至潼关间的多层关城防线挡住洛阳魏军主力,那也必须留下足够数量的守城兵力。

    关中汉军即便不计后果的全力动员,也至多只能征调出三万机动兵力作为援军,而司马懿所率的洛阳魏军却随时可以全员出动,投入到汉军试图解围的方向上。

    巨大的危机前,赵骥立即召集关中文武商议对策,但一众高参连续讨论了数个昼夜也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门人忽然来报:“辅汉将军姜维在府外求见骠骑将军”。

    正在上火的赵骥一听就炸毛了:“都这关头了,大伙儿忙成什么样了,他一个守将不好好呆在前线,跑长安来捣什么乱,要是函谷新城丢了,我饶不了他,跟他说,不见,叫他赶快滚回去把城守好”。

    门人唯唯诺诺道:“辅汉将军他…他…他说他有办法解了九原之围”。

    “什么!”赵骥微一诧异,但回过神来马上就兴奋道,“快,快请他进来”。

    姜维快步入内,还未来得及行礼就被赵骥搀住:“别讲那么多虚礼了,快讲,你如何能解得九原之围?”

    “末将世居天水,颇熟羌、氐、鲜卑习性,后来镇守陇西时又多与河西胡人豪帅结交,末将愿意单骑进入河西胡地,说动河西胡人东进去解九原之围,只是……”

    “伯约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便是”。

    “胡人重利,末将想请骠骑将军厚赏财帛,并许以他们河套之地”。

    赵骥最忌惮的就是北方形成一个统一的胡人政权,自然不会随意容忍河西胡人吞并河套,他犹豫片刻后道:“你去跟河西胡人说,如果他们能出兵解了九原之围,我不仅会赏下财物,还会向他们转让青储之法”。

    青储技术,对以放牧为主业的胡人有巨大的吸引力,一定能诱动河西胡人出兵,而且赵骥这么做还有一石二鸟的打算,随着青储技术在草原的推广,河西胡人的首领很快也会像河套鲜卑一样,逐渐失去对部落牧民的人身绑缚。

    得到赵骥转让青储技术的承诺后,姜维信心满满地出发招诱河西胡人。

    赵骥对姜维同样很有信心,因为三国志就记载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诱诸羌胡为羽翼”,并且多次联合雍、凉二州的胡人与魏军交战,还曾成功诱降凉州多部胡人南迁益州。

    姜维在对待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上与当初的董卓非常相似,就是诚心相待,深得胡人之心。

    在解除河套危机后,破局难度大大降低,郑度指着地图上南乡的位置说:“不舍宜率主力速出武关增援南乡”。

    赵骥犹疑道:“我如果去南乡的话,司马懿也肯定会跟过去阻截,除非能野战击败司马懿部魏军主力,否则根本不可能解得了南乡之围”。

    赵骥对以寡敌众野战击败司马懿着实没什么信心,那在原本的轨迹中可是能让诸葛亮都束手无策的人。

    娘的,现在益州到雍州的商道已经恢复了,等我从江油多运些硝石来造出足够的火药以后,非得让司马懿这老小子好好尝尝什么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郑度对赵骥的担忧不以为然:“不舍用不着击败司马懿,只需要拖住他就行”。

    “拖住就行?”

    “对,不舍率关中军团吸引司马懿的注意,然后下令让汉中军团不再北上关中,而是东出上庸走水路,经襄阳转道由南往北进入南乡郡,然后或与关中军团夹击司马懿,或径取宛城威胁其侧翼,如此可获全胜”。

    “好,就这么办,来人呀,速速飞鸽传书成都,让吴懿部不必来关中了,走上庸去襄阳”。

    做好部署后,赵骥保持按兵不动,他必须要等姜维那边确定谈成了以后才能采取下一步的动作。

    至于被围的几处城池,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与后世着名的“围点打援”战术类似,司马懿为了达成调动汉军主力的目的,同样对九原、南乡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式。

    而且就算他们开始强攻,以句扶和张嶷的能力,守上个半年估计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襄阳就更不用担心了,在汉魏两军分出胜负前,陆逊是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的。

    ……

    考虑到战情紧急,姜维走得很急,他没有带太多随从,身边只有副手甯随通行,两人一人三马,沿路少歇,直奔河西鲜卑草原而去。

    姜维选定的第一个拉拢目标是秃发部,这是河西鲜卑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只要能说动秃发部出兵相助,就不难借助秃发部的影响力拉拢起更多的小部落来。

    秃发部的首领寿阗热情地接待了姜维:“姜兄弟,你今日怎么好心来看老夫了,哈哈,快进来,尝尝我刚从你们汉人那里换来的好酒”。

    姜维也像看见了老朋友似的,爽朗地笑着从自己马上取出两壶酒说道:“往日一别,多时未见,我近日得了几壶好酒,今天正是特意来请首领品鉴品鉴”。

    三国时期汉尊胡卑,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骥行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赵不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不言并收藏骥行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