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郑度所分析的,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其实没有那么多奇谋妙计,打的就是一个曹魏主力聚集于东南方向的时间差,关中进入陇西的道路就那两条,只要能封锁住道路,就能趁着凉州空虚取得战果。
赵骥问郑度:“先生觉得我军夺取陇西有几成把握?”
郑度捻须一笑:“不舍思虑周全,我实在想不出曹魏还能有什么办法反败为胜”。
赵骥摇摇头:“如果曹魏由番须道增援,而我军派去封闭谷口的军队却被击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舍多虑了”,郑度不以为意的说,“此战的关键就是堵截曹魏援军不能进入陇西,派去封锁谷口的岂会是无能之辈,就算领兵的将领无能,但我军主力近在上邽,只要能稍微拖住曹魏援兵,也能等来主力增援”。
“算了,不说这些了”,赵骥无奈道,“反正这等大功也轮不到我去”。
郑度一怔,随即会意:“你是想统领偏师走褒斜道?”
赵骥点点头:“我也不肯定会不会让我去,但我想争取的就是这条进军路线,至少可以独领一军,不用受制于人”。
“也是,诸葛亮好不容易才取得军权,定然是要亲自领兵出征的”。
“那先生认为我如果能率偏师出褒斜道,该当如何?”
郑度沉思良久,最后还是摇摇头:“褒斜道路狭窄,非用兵之地,任你有万般智谋也无施展之处,只能硬拼”。
唉,赵骥叹口气说:“还是好好练兵吧,争取能在褒斜道多拿点斩首之功吧”。
随后的日子里,赵骥就全身心投入到了练兵中,尽力提升麾下士兵的战斗力,争取北伐时能力战破敌。
诸葛亮练兵自有一套成法,扎营、行军、运输、阵列乃至如厕、吃饭等等大小粗细的事情都有明确的规定,赵骥只需要照本宣科即可,根本无需自己费脑子。
诸葛亮练兵的本事是名垂青史的,三国志就评价他“治戎为长”,司马懿在察看诸葛亮扎营的痕迹后感叹他是天下奇才,司马昭灭蜀汉后专门派人收集诸葛亮练兵的文字资料,其练兵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赵骥更多把心思放在了操练自家部曲上,也就是鄂焕统领的五十锐士。
首先是力量和体能的训练,举石锁、跑长跑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保证训练量的前提就是充足的能量摄入,这对赵骥来说不是问题,南中铁坊的第一炉成品钢已经被抢购一空,就连预定第二炉的人也排起了长队,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完全不差钱。
赵骥拿钱托关嫣帮忙收购粮食和肉类,让自家部曲享受每天三顿有肉有饭的伙食待遇,这帮从南中俘虏里千里挑一的精锐训练热情空前高涨,在负重行军方面已经不输后世的职业军人。
然后就是装备的加强,赵骥瞧不上汉代札甲,想为自己的部曲配备新的重铠,对照目标是宋代的步人甲,宋代因为缺马,步兵铠甲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防护力最强的就是重达近七十斤的步人甲。
步人甲防护面积非常大,几乎把头、颈、肩、臂、腿等身体部位全都置于防护下,全甲共有一千五、六百块甲片组成,名将岳飞就倚之抗衡金军的铁浮屠重骑兵。
但是朝廷严禁民间持有甲胄,私自制造甲胄是砍头的死罪,就算是私人部曲随主家为国征战也是由军队在战时统一配发甲胄,战后再交还官府。
赵骥试着向赵云请示,赵云只答应帮忙问一问,结果诸葛亮得知后,当场就同意了赵骥自造铠甲装备自家部曲的要求,只不过限定了五十人的名额而已。
董允对诸葛亮的法外特许表示不理解,丞相向来注重依法治国,为何却单单给赵骥开了这扇后门。
诸葛亮耐心解释:“赵不舍给自家部曲配甲是出于公心,又非暗中私造,而且此子多有奇思,说不准真能造出什么坚甲来,我正为军中造甲一事费神,就当给他个机会为国效劳吧,要是他真弄出什么宝甲来,我正好全军推广,此乃公私两便之举”。
得到许可后,赵骥靠回忆画了宋代步人甲的草图,又叫杨戏按照他的口述写了相关的思路和要求,然后派人送到南中铁坊打造。
最后要解决的就是武器问题,赵骥的选择有二,首选就是唐代陌刀,但他不知道以汉代的锻造技术能不能造得出来。
陌刀这种传奇武器在后世已经失传,因为没有出土的文物印证,所以后人对陌刀的真实型制众说纷纭,通常认为是一种两刃长刀,长度达到了惊人的一丈,也就是两米五左右的长度,这也是最大的制造难点,因为这般长度的刀非常容易折断。
如果实在造不出,赵骥打算退而求其次,使用明末时郑成功配备给麾下铁人军的斩马大刀。
斩马大刀和陌刀在装备思路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使用长刃兵器来给重步兵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对抗骑兵的手段,只不过陌刀的刀刃更长一些,而且是双刃。
赵骥拿自己靠想象画的陌刀图样给军中的铁匠看,铁匠们看完全都表示这种武器根本不可能造得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骥问郑度:“先生觉得我军夺取陇西有几成把握?”
郑度捻须一笑:“不舍思虑周全,我实在想不出曹魏还能有什么办法反败为胜”。
赵骥摇摇头:“如果曹魏由番须道增援,而我军派去封闭谷口的军队却被击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舍多虑了”,郑度不以为意的说,“此战的关键就是堵截曹魏援军不能进入陇西,派去封锁谷口的岂会是无能之辈,就算领兵的将领无能,但我军主力近在上邽,只要能稍微拖住曹魏援兵,也能等来主力增援”。
“算了,不说这些了”,赵骥无奈道,“反正这等大功也轮不到我去”。
郑度一怔,随即会意:“你是想统领偏师走褒斜道?”
赵骥点点头:“我也不肯定会不会让我去,但我想争取的就是这条进军路线,至少可以独领一军,不用受制于人”。
“也是,诸葛亮好不容易才取得军权,定然是要亲自领兵出征的”。
“那先生认为我如果能率偏师出褒斜道,该当如何?”
郑度沉思良久,最后还是摇摇头:“褒斜道路狭窄,非用兵之地,任你有万般智谋也无施展之处,只能硬拼”。
唉,赵骥叹口气说:“还是好好练兵吧,争取能在褒斜道多拿点斩首之功吧”。
随后的日子里,赵骥就全身心投入到了练兵中,尽力提升麾下士兵的战斗力,争取北伐时能力战破敌。
诸葛亮练兵自有一套成法,扎营、行军、运输、阵列乃至如厕、吃饭等等大小粗细的事情都有明确的规定,赵骥只需要照本宣科即可,根本无需自己费脑子。
诸葛亮练兵的本事是名垂青史的,三国志就评价他“治戎为长”,司马懿在察看诸葛亮扎营的痕迹后感叹他是天下奇才,司马昭灭蜀汉后专门派人收集诸葛亮练兵的文字资料,其练兵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赵骥更多把心思放在了操练自家部曲上,也就是鄂焕统领的五十锐士。
首先是力量和体能的训练,举石锁、跑长跑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保证训练量的前提就是充足的能量摄入,这对赵骥来说不是问题,南中铁坊的第一炉成品钢已经被抢购一空,就连预定第二炉的人也排起了长队,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完全不差钱。
赵骥拿钱托关嫣帮忙收购粮食和肉类,让自家部曲享受每天三顿有肉有饭的伙食待遇,这帮从南中俘虏里千里挑一的精锐训练热情空前高涨,在负重行军方面已经不输后世的职业军人。
然后就是装备的加强,赵骥瞧不上汉代札甲,想为自己的部曲配备新的重铠,对照目标是宋代的步人甲,宋代因为缺马,步兵铠甲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防护力最强的就是重达近七十斤的步人甲。
步人甲防护面积非常大,几乎把头、颈、肩、臂、腿等身体部位全都置于防护下,全甲共有一千五、六百块甲片组成,名将岳飞就倚之抗衡金军的铁浮屠重骑兵。
但是朝廷严禁民间持有甲胄,私自制造甲胄是砍头的死罪,就算是私人部曲随主家为国征战也是由军队在战时统一配发甲胄,战后再交还官府。
赵骥试着向赵云请示,赵云只答应帮忙问一问,结果诸葛亮得知后,当场就同意了赵骥自造铠甲装备自家部曲的要求,只不过限定了五十人的名额而已。
董允对诸葛亮的法外特许表示不理解,丞相向来注重依法治国,为何却单单给赵骥开了这扇后门。
诸葛亮耐心解释:“赵不舍给自家部曲配甲是出于公心,又非暗中私造,而且此子多有奇思,说不准真能造出什么坚甲来,我正为军中造甲一事费神,就当给他个机会为国效劳吧,要是他真弄出什么宝甲来,我正好全军推广,此乃公私两便之举”。
得到许可后,赵骥靠回忆画了宋代步人甲的草图,又叫杨戏按照他的口述写了相关的思路和要求,然后派人送到南中铁坊打造。
最后要解决的就是武器问题,赵骥的选择有二,首选就是唐代陌刀,但他不知道以汉代的锻造技术能不能造得出来。
陌刀这种传奇武器在后世已经失传,因为没有出土的文物印证,所以后人对陌刀的真实型制众说纷纭,通常认为是一种两刃长刀,长度达到了惊人的一丈,也就是两米五左右的长度,这也是最大的制造难点,因为这般长度的刀非常容易折断。
如果实在造不出,赵骥打算退而求其次,使用明末时郑成功配备给麾下铁人军的斩马大刀。
斩马大刀和陌刀在装备思路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使用长刃兵器来给重步兵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对抗骑兵的手段,只不过陌刀的刀刃更长一些,而且是双刃。
赵骥拿自己靠想象画的陌刀图样给军中的铁匠看,铁匠们看完全都表示这种武器根本不可能造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