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平拔出腰间佩剑,用手摸了摸凌厉的剑锋,脸色如同那剑身一样散发着骇人的寒气。

    王稽已经有点怕了,他咽了咽口水惊恐的看着郑安平道:“将军,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等为大王忠心耿耿,卖了这么多年命,但竟得不到丝毫提拔,像这样年老糊涂的昏君,何以为王?我欲发动兵谏,另立贤明宗室为王!”

    郑安平话音一落,王稽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去举报对方。

    谋反可是诛族的死罪,更不说按照秦之法度,知情不报者也要同罪。

    “怎么先生?您莫非想要举报我吗?”

    郑安平紧握佩剑杀气腾腾的看着王稽质问。

    王稽咽了咽口水,他已经彻底被吓傻了,大脑一片空白,完全说不上来话。

    “先生!”郑安平提着剑来到王稽身边,说道:“若是我郑安平得不到那昏君提拔也就算了,先生你呢?当初可是你把范睢带到齐国的,你也称得上慧眼识人了,而且你还替他出使过韩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可那昏君是怎么对你的?这么多年了,你连一个大夫爵都没有混上。而那个田秀,他像只丧家之犬一样被赵王赶到秦国,可秦王是怎么对待这只丧家之犬的?

    凭什么田秀那种人都能得到昏君青睐,你我就要被逼到如此境地?”

    这一番话说完,王稽不禁细思起了对方的话,他给老秦王卖命的年岁比范睢、郑安平加起来还要长,可他忠心耿耿卖了这么多年,还不如一个初到秦国的田秀。

    田秀一到秦国,都被秦王封为昭武君,按照秦国二十等爵,这仅次于彻侯。听说秦王还准备要把王孙嫁给他。

    王稽以前还觉得没什么,现在被郑安平这一煽动,心里的确有点不平衡了。

    郑安平看出王稽动摇,又接着劝说道:“倘若事情成功,取荣华富贵易如反掌!不知先生可愿与我同心?”

    “唉!”王稽深叹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他已无路可走,要是他不答应郑安平,那就别想活着走出他的营帐了。更何况郑安平谋反,按照秦之法度,举荐他的人也要连坐。

    当初举荐郑安平的有两个一个是范睢,另一个就是他。

    郑安平谋反,就算他去及时举报,也难逃连坐之罪。

    左右是个死了,王稽只有跟着对方一搏。

    “我愿与先生同死!只是先生,你我想要兵谏,只怕是不容易!”

    王稽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按照秦法,调兵50人以上就要看兵符,没有兵符,就算是大将军,也调不动多少人。

    郑安平对此不以为意,道:“这么多年以来,我在我的营中还有几个信得过的弟兄,算上我的亲兵、门客、奴仆凑个千把人不成问题!”

    千把人?王稽一听顿时在心中思索起来,这千把人听起来不多,但也不少。

    春秋的时候楚穆王发动兵变,手上才不过百人,有了楚穆王的例子,王稽倒觉得,他们这千把人或许真能成事。

    “既然将军手上已有人手,那我们只要谋划一下行动细节,大事可成!”

    王稽和郑安平两人密谋起了行动的诸项细节,两人一直谈到了夜深人静,最后终于谈妥。

    临走以前,王稽忽然说道:“将军,我们要起事,必须得获得军队支持。咸阳城外驻扎着十余万大军,万一他们入城平乱,那我们就完了。”

    “先生以为我们如何取得秦军支持?”

    郑安平看着王稽问,此刻王稽俨然已经成为了他的军师。

    王稽沉吟道:“前阵子朝中都疯传着,张大夫被秦王赐死,此事将军可曾听说?”

    郑安平点点头:“我曾听人提起过,但不知细节!”

    王稽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娓娓道出,郑安平听完以后非常诧异:“真想不到事情会是这样。”

    接着郑安平又道:“可这件事情与我们取得秦军的支持有什么关系吗?”

    王稽沉声道:“秦王要把原本嫁给武安君的儿媳转嫁给田秀,像张大夫这样的外人尚且愤愤不平,何况是武安君?你我何不明日进城拜会武安君?设法说服他加入我们,若是得武安君相助,何愁不能取得秦军之支持?”

    次日。郑安平与王稽带着礼物前往白起的府邸拜访。

    秦之法度,哪怕官员也要服役,王、郑都曾跟随白起打战,因此两人也算白起的老部下。

    白起并不是一个喜欢交际的人,他甚至连门客都没有,但听说昔日的老部下来见, 白起还是让儿子将他们两人带了进来。

    两人进门以后,先是一顿客套,白起听得非常不耐烦,伸手将他们两人打断,道:“你们两个到底想说什么?”

    王、郑二人交换一个眼神,王稽拱手道:“武安君,我们知道您乃是无双国士,更是我秦军中威名赫赫的战神。前阵子我等听说秦王将原本要嫁给少将军的女人转嫁给田秀,我等作为您的老部下,甚为之不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战国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