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成天神一般供奉的!”

    这几句似是无心的话引起了赵王的警觉,在赵王看来那些灾民跟田秀又没关系,他是大司马管的是军队,赈济灾民这种事情应该是丞相去做,他自掏腰包赈济灾民是出于什么目的?难不成他疯了?还是钱多的没地方花?

    赵王认为,田秀这么干只有一个原因,他这是在收买人心!

    一个大臣竟然在君王的眼皮底下收买民心,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赵王已经暗暗攥起了拳头,甘罗却是若无其事的一拜,而后潇洒的转身离去。

    等甘罗走出大殿,赵王立即目露凶光的看向赵胜:“丞相,甘罗提到的事情你知道吗?”

    赵胜看赵王如此愤怒,便已知道对方这是对田秀起了忌惮之心,他本来还想用俘虏的事情扳倒田秀,没成想赵王为了顾及赵国的颜面会死保他。

    但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甘罗这几句话帮了他大忙,赵胜一瞬间找到了扳倒田秀的机会。

    赵胜眼珠一转,拱手说道:“大王,武安君的举动臣早就知道!而且其实他不光赈济灾民,听说他还时常借粮食给那些日子过不下去的百姓,每次借粮都是用大斗,百姓们来还粮的时候,他就用小斗!”

    “什么?”赵王咬紧牙关嘴里蹦出两个字:“该杀!”

    赵胜看到赵王这个态度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脸上却仍旧是若无表情的说道:“大王,最近邯郸城里流传着一句谚语,臣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讲!”赵王强忍着愤怒说道。

    “是!”赵胜佯装害怕的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大王!这句谚语是这样说的,田氏田氏先取姜氏,代姜以后再取赢氏!”

    “大胆!”

    赵王咬着牙在桌案上狠狠的一拍。

    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他再清楚不过了。当年田氏代齐取代的就是姜氏齐国,而赵国是赵氏却姓赢。

    联想到田秀先前的种种邀买人心之举,赵王已经不自觉的把赢氏带入成了赵氏,他认为将来田氏所要取代的肯定就是他的赵国了。

    赵胜却在这时装出害怕的样子说道:“大王,是您要臣说这句谚语的!”

    赵王瞪了他一眼说道:“王叔,你马上去!”

    一瞬间赵王又恢复了理智,他都还没查证这个谚语还有甘罗说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就要去处理田秀,这未免太冲动了,万一田秀是被冤枉的呢?

    赵王深吸了一口气,话音一转说道:“你马上退下!此事不得对任何人提起!”

    赵胜懵住了,刚才赵王都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怎么这又没事了?他还想再说话,赵王直接一伸手打断了他,赵胜无奈只好起身离开。

    大殿里只剩下赵王以后,他把目光看向身后的缪贤,道:“缪君,你马上去给寡人办一件事……”

    缪贤听完后,轻轻点了点头而后拱手离去。

    回到后宫中。

    赵王下意识的往韩乐宫中走,结果走到一个交叉口时,他又选择了左转去秦姬宫中。

    来到秦姬宫中,赵王刚刚坐下,秦姬就为他倒了一杯水,看着赵王有些生气,秦姬忙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王也不隐瞒,秦姬是他现在最心爱的人,在爱人面前他自然什么都说。

    听赵王说完了方才大殿上的一切之后,秦姬故意装出好奇的样子:“大王,为什么武安君用大斗借粮食小斗还粮呢?”

    赵王冷哼了一声,说道:“卿不知道,当年他田秀的老祖宗取代齐国的时候,为了赢取民心,用的就是这种手段。”

    秦姬轻轻点了点头,而后来到赵王身侧,替他轻轻揉着肩膀,道:“大王,依妾看来,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武安君就只是心善呢?”

    赵王点了点头,他对田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的年轻人还是很信任的。

    秦姬又接着说道:“至于谚语,这种事情怎么能当真?而且就算是真的,这也不能说明这个田氏指的就是武安君啊?或许是别人呢?您怎么能因为这几句话就怀疑您的股肱之臣呢?”

    赵王又点了点头:“卿说的有理!”

    另一边,城门口。

    甘罗乘着马车准备离开,楼缓亲自出城前来送他,两人临别分手之际,楼缓轻声问道:“都办妥了吗?”

    甘罗点点头:“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就看君还有秦姬娘娘了!”

    楼缓捋着胡须笑道:“君回去告知应侯,缓必定不负所托!”

    田秀的府邸。

    此时田秀还静坐在堂上读书,他全然没察觉到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

    堂外的走廊上响起阵阵脚步声,房门被人从外面拉开,展快步来到田秀面前,低声耳语了一番。

    田秀听完后立马站起了身,道:“快走!”

    出了房门以后,田秀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裳,一边加快了脚步。

    来到大堂,田秀推门进去,就见信陵君已经等候多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战国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