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弩枪,这玩意的杀伤力非常强大,有些秦军士兵被射中后强大的贯穿力甚至能把后面的士兵砸倒。赵军的抛石机也在不停工作,巨石所到之处可以连人带盾都砸成烯烂,但秦军仍然保持着比较整齐的队型,向赵军的阵地推进。

    秦军阵列中的弓弩手釆用抛射的方式,向赵军还击,抛射可以让箭失的距离更远,赵军中被秦军的弩箭射死射伤者甚众。不过从总体上看,秦军的伤亡要比赵军大得多,因为秦军毕竟是进攻的一方,伤亡肯定要比作为防守方的赵军大。

    但这样的伤亡并不能阻挡秦军的前进,死亡者静静的躺在地上,受伤者自己挣扎着返回到阵列中继续向前攻击,秦军的阵列在总体上依然非常稳定。

    虽然田秀名义上是赵军的总指挥,但实际上赵军的指挥都是廉颇负责进行的。这倒不是说田秀被廉颇给架空了,而是田秀自己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他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几十万赵军的指挥,田秀只得托付给廉颇。

    不断有赵军士兵将前线的最新情况报告给廉颇,而廉颇这时正在中军大营,中军大营比起田秀军团所在的位置要更靠近战场,因此廉颇虽然没有亲临前线,但是他对前线的形势了然于胸,廉颇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前线实在顶不住就让田秀军团加入战场,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战场上的战斗并没有停歇,秦军的前列推出了数百辆装满砂石泥土的战车冒着赵军如蝗的箭雨推到了赵军的战壕边,紧接着车上的砂石泥土倾倒在战壕中,并且迅速的将战壕填平,而这时候从后面跟上来的秦军终于打乱了队形,大批秦军踏着填平的战壕杀进了赵军的第一道防线。

    而这个时候赵军后面待命的步兵也跟着杀了出去,两军缠斗在一起,战斗几乎在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秦军前军出动了大约有三万名士兵,赵军前方防守的士兵大概有两万人,双方合计超过了共五万人,两军展开了激烈的鏖战,一时枪剑交击,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虽然两军都出动了合计几十万人,但赵军却占据着一定的地利优势,哪怕秦军已经填平了一部分战壕,但几十万人也不可能同时向赵军的营寨发起进攻,在前面进攻的实际上只有两三千人,后面的士兵只有等前面的人倒下才能继续推进。

    秦军冲在前排的都是铁甲锐士,这些人几乎都是秦军的绝对战力,而赵军放在前线的两万士兵有一半都是新兵,不过饶是如此,凭着地利的优势,赵军竟跟秦军杀的难分上下。双方围绕赵军外围的战壕进行了激烈的白刃战,在战壕边留下了两军大量的尸体,战局空前惨烈。

    尽管现在的战局对秦军有所不利,但王龁仍旧是稳如老狗,虽然他并不知道田秀并没有真的率兵离开,但顶在第一线的肯定还是赵军的精锐,田秀不可能蠢到把所有精锐都调走,只要打垮了前排的赵军,后面增援过来的那些军队根本不值一提,有一句话叫兵败如山倒。

    两军交战时,只要有一方的气势先下去了,溃败就是必然的事情。

    而王龁之所以如此镇定,是因为他也留了后手,王龁实际上投入战场的秦军总数也只有不到十万,除了冲在前面的3000铁甲锐士,剩下的都是军中的二线部队,秦军真正的精锐还攥在王龁手里,因此他并不惊慌。

    另外王龁也看出来一个问题,由于外围战壕的阻隔,秦军的战力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秦军在前排交战的士兵一次只能上两三千人,只有等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人才能跟上,这在兵法上来说叫添油战术乃兵家大忌。

    因此王龁立马调整部署,他命令秦军再次出动五百辆装满砂土的木轮车去填平赵军的战壕,同时他又调遣了两万秦军只要等他们把战壕填平,就立刻把这些人顶上去。

    赵军这边也不傻,在发现了秦军的企图后,立刻就有士兵去攻击那些倾倒砂土的木轮车,由于推着厚重的车子,秦军士兵根本无法还击,几乎都是束手待毙。秦军这边在看到同胞倒下也马上过来支援掩护砂土车往战壕填土。

    战场上尸山血海,两方不停的有士兵倒下,王龁面无表情的吩咐道:“告诉前面的弟兄们,如果有人受了伤,只要他们能跳进战壕,哪怕是用尸体把战壕填平也算作军功!传令下去所有跳进战壕填坑的,战后我会上报秦王,一律重赏!”

    秦军本就是军功授爵,得到了王龁的命令后,秦军发了疯似的往赵军的战壕填土,一些人受了伤之后干脆直接跳进了战壕,任由同伴把土填在身上。这一幕直接震碎了田秀的三观,他完全预想不到秦军为了军功居然能这么拼命。

    秦军的拼命也换来了巨大的回报,很快秦军就又填平了数十处战壕,这下秦军又扩充了一倍可以用来进攻的道路,后方待命的秦军直接杀了上去,随着大批秦军的加入赵军已经有些支持不住,赵军开始节节后退,第一道防线已经摇摇欲坠。

    这时负责在中军指挥的廉颇收到了前线发来的消息,他和王龁一样,表现的同样镇定。因为从一开始廉颇就跟田秀商量好了,要用新兵来消耗秦军的锐气,同时也是为了让新兵能快速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战国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