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听马上就不敢哭了。

    燕军败退回蓟城己是傍晚时分,太子文正在一边欣赏歌舞,一边等待着前线胜利的捷报,听到了燕军败阵的消息之后,太子文当时就傻了,怔了好半天以后,太子文吐出一口血晕死过去,这可吓坏了陪同太子文用膳的傅武他们。

    太子文如果在这个时候挂掉,蓟城群龙无首,到时候赵军再把燕王宣请回来,那他们这些背叛燕王宣的贵族可就要倒霉了。

    好在太子文在太医的奋力抢救下,硬是醒了过来,醒过来的太子文下了一道命令:“所有朝臣包括前面打了败仗的骑继立刻到王宫来议事商量下一步决策!”

    而这个时候燕国的大臣们不是忙着用晚膳,就是忙着看歌舞,要么就是在抱着美女亲热,听到太子文的传诏,许多人还以为是前线打胜了,有些人在进攻的时候,甚至还在打听:“捉住了多少俘虏,有没有擒住田秀?”

    群臣们讨论着兴高采烈的来到了王宫中,等大臣们聚齐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在大殿上点了十几根大红色的蜡烛,整个大殿被照得通亮。太子文的脸色阴沉的可怕,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燕国吃了个大败仗。

    不过众人尽管知道燕国吃了个大败仗,但并没有多少惊慌,可是当他们听说13万人只剩下四万人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淡定了。有一些大臣甚至在心里面想燕国这一回是不是要亡国了?

    有一些大臣干脆直接开始抱怨责怪太子文不该拒绝赵国的议和,导致燕军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

    当然也有些大臣安静的看着太子文,想听听他们的太子有什么办法。

    太子文干咳了一声,道:“众位爱卿,我军遭遇惨败,如今赵军兵临城下,蓟都危矣,二三子谁有办法力挽狂澜?”

    但他的话说完以后,大殿上一片死寂,并没有人开口接话。

    等了一会儿后,太子文再一次开口:“只要二三子有办法击退赵军,本太子将来必有重赏!”

    即便是答应了会在将来重赏,群臣也还是没有说话。当时群臣里最主张拒绝赵国议和的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太子文的老师太傅傅武,太子文就是听了他的蹿腾才非要跟赵国干一仗。而另外一个主张死硬到底的大臣叫吕唤,吕唤是燕国的上大夫,他的父亲是吕礼,吕礼曾经当过齐闵王的丞相。

    眼看着群臣都不说话,太子文不禁有些生气,他先把目光看向傅武,道:“太傅,当初就是你力劝寡人不要接受赵国的议和,现在我军大败而归,你说该怎么办?”

    傅武忙道:“太子莫急,我军虽然在前线打了一个败仗,但蓟城仍然有三万甲兵,粮草可以支用一年,再加上溃退的败兵,我们手上至少还有近十万大军,足能与赵军一战。”

    太子文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又将目光看向刚刚打了败仗的骑继,略带恨意的说道:“大司马,你刚刚跟赵军打过一仗,如果依太傅的话你觉得我们有把握能守得住蓟城吗?”

    “这……”骑继跪在地上支吾了半天,最终蹦出一句:“赵军简直就是魔鬼,我们恐怕是守不住蓟都的!”

    这句话一出所有大臣都倒吸一口凉气。骑继是亲自跟赵军交过手的,连他都说守不住,那肯定是守不住了。

    太子文又阴沉脸看向一旁的吕唤道:“上大夫,当初劝寡人跟赵国打一仗的也有你,怎么你哑巴了?”

    吕唤听到太子文的话,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说道:“臣的父亲曾做过秦王的上卿,臣愿出使秦国,求秦王发兵来救!臣保证秦王一定肯出兵救我燕国!”

    太子文直接被气笑了,道:“秦国正在长平跟赵国死磕,本太子听说魏国跟楚国正准备合起伙来打秦国,秦国自己都自身难保了,哪还有余力来救燕国?”

    吕唤咽了咽口水,吓得把脖子缩了回去再也不敢说话。而其他大臣更是无言以对,一个一个都把脖子缩了回去,有些害怕被太子文点到名字,甚至下意识的向后面退了几步。

    太子文悲声道:“难道燕国的社稷就要亡在我的手上?”

    这时群臣们都是一片哭声,好像燕国这次真的要亡国了。

    群臣们一片哭声当中,老将剧辛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拱手道:“太子,先前赵国开出的和平条件可以说价格非常低了,可是我们有些大臣自视甚高,非要和赵国开战,又小视田秀,终于酿成今日之危局。”

    太子文也十分悲痛的点了点头,他看着剧辛,道:“如果本太子现在答应先前赵国开出的和平条件,老将军以为田秀肯退兵嘛?”

    剧辛苦涩的摇了摇头,道:“换成同等条件下,太子觉得田秀会答应我们的条件吗?”

    太子文听罢,咬了咬牙说道:“孤愿意在原先的条件基础上,在给赵国多加2000镒金!”

    剧辛还是摇了摇头。

    太子文又道:“再额外给十万石粟!”

    剧辛仍旧是摇头。

    太子文急了,他从席上站了起来,道:“本太子已经给了他们这么优厚的条件,他赵国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君子于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子于役并收藏战国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