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在当时的北宋一时之间声名鹊起,可以算得上是名满京城了。

    很多适龄男子也投来了欣赏的目光,这其中就有她这一生最爱的男人赵明诚。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之后过得非常幸福,两个人十分的恩爱。不止一起攒钱买碑文和古董字画回家一起研究,还每天出双入对羡煞旁人。

    婚后不久赵明诚要外出求学,李清照舍不得他离开还在他临走的时候在手帕上写下了那首一剪梅,让赵明诚随身携带以解相思。

    【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

    “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词以送之。”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

    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众人皆知。

    李清照还写下了很多的词寄给赵明诚,那首家喻户晓的醉花阴也是在那段时期所作。词中所透露出来的相思之情含糖量非常高,让人读了之后都能感受到李清照的那种想念与爱恋。

    而往往太过于美好的时光总会衬托着悲凉,与这段幸福时光相比李清照的后半生却是充满了波折和悲苦。

    在宋朝时期整个朝堂是十分动荡的,变革与党政之争也非常的严重。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与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都是在朝为官,难免受到牵连而第一个因为党争被牵连的人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

    公元1102年,宋徽宗提拔蔡京为宰相,蔡京一度成为朝中权臣。开始整顿与他对立的人将其列为旧党,包括司马光,苏轼在内的三百余人被列为元佑党,当时也称这些人为奸党。

    李格非本就是苏轼的门生,自然也深陷其中。遭到罢官免职也是在所难免,与此同时赵挺之却得到了重用,一路高升坐上了尚书的位置。

    李清照想让自己的公公救救父亲,一再地请求赵挺之出手相救。可赵挺之自始至终也没有理会李格非。也最终没有逃离被打回原籍的命运。

    随之而来的就是朝堂颁布新令,两党之间不允许通婚。而李清照和赵明诚正是身处两党被迫无奈李清照挥泪告别赵明诚,两人就这样被生生地分开了。

    在这之后,赵挺之更加得到宋徽宗的重用,随即称相,与蔡京在朝廷之中形成分庭抗礼的局势。

    很快蔡京败下阵来,被罢了相。这天下也算是得到了几分安宁,李清照这才有了机会重新回到自己深爱的丈夫身边。可没想到没到半年的时间,蔡京复位,赵家被冤入狱,赵挺之含恨而终。

    李清照也只能跟随赵家回到老家山东青州生活,李清照也在这段时期写了很多感慨之作。这些词皆是字浅,可字字句句皆是笑泪。

    她与赵明诚在青州一起生活了十四年,虽然那时候的他们没有爻在京的时候富足了。

    她与赵明诚在青州一起生活了十四年。虽然那时候的他们没有在京城的时候富足了,但却过得很快乐。

    闲云野鹤寄情山水,但为了养家糊口赵明诚不得不再次离家赴任。两人又一次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

    很快靖康之变致使二帝北去,赵构建立了南宋战乱不断。

    哀鸿遍野,赵明诚的母亲也在这时去世了。青州发生了兵变,李清照带着多年攒下的辎重去投奔赵明诚。

    两年之后赵明诚带着李清照弃城逃跑,李清照见丈夫面对国难如此软弱无能气愤不已。也在逃亡之时在乌江上写下了那首着名的夏日绝句讽刺自己丈夫的懦弱。

    夏 日 绝 句

    宋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钦宗靖康二年,李清照44岁。靖康之变发生,北宋朝廷崩溃,南宋开始。

    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南下奔丧。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

    建炎三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

    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绝句》以吊项羽。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

    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

    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叹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用户愤怒的狮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用户愤怒的狮子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