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率军冲杀攻克采石。

    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

    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

    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

    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

    张士试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

    在第三天,攻破城外人归降。

    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

    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

    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

    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便攻克集庆。

    此时元朝末年,最大的两股势力是陈友谅和张士诚。

    陈友谅杀旧主而自行称帝,称之陈汉,元朝尚在。

    张士诚蛇鼠两端,对于朱元璋而言,陈友谅才是劲敌。

    至正十七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随后赵继祖克江阴。

    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

    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

    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

    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

    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

    朱元璋在攻克集庆,入城之后,安抚百姓,并将集庆改名为应天。

    至正二十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他为谋臣。

    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

    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

    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

    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在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的情况下,暂时不动兵戈。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

    并于至正二十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

    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

    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

    朱元璋召集众文武商议对策,唯有刘伯温平静如水。

    朱元璋询问刘基,刘基直言:“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

    刘伯温主张集中力量打败陈友谅,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必胜。

    正如刘伯温所言,朱元璋各路人马依计而行,大败陈友谅。

    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

    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

    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而这时红巾军内部分裂,朱元璋则回兵救援小明王。

    陈友谅认为反击的机会来了,领兵攻打洪都。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令人死守洪都,坚持了八十三天,等来了朱元璋大军。

    陈友谅放弃围攻洪都,迎战朱元璋。

    双方在鄱阳湖上展开决战,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

    陈友谅被乱箭射死,陈汉灭亡。

    之后,朱元璋对张士诚发起进攻,灭张士诚。

    吴元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

    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

    的纲领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

    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

    然后进兵大都,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用户愤怒的狮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用户愤怒的狮子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