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正当安禄山和史思明洋洋自得,分别进攻长安和南下江南时,一切都因武珊珊和林枫,历史改变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潼关之外,安禄山反叛之军被跨位面而来的三帝所灭。

    唐太宗李世民心情好了不少,但灭了安禄山不是还个史思明吗?

    唐太宗李世民此时顾不得什么帝王颜面了,颜面再大,能有李唐江山重要?

    “咳,咳,成祖帝,朕还有一事讨教,安史之乱还有何细节,烦请赐教。”

    李世民没办法,这不大明朝是几百年之后的王朝吗?问朱棣不会错。

    朱棣也不知如何回答,这不还有个姚广寿吗?使了个眼色,你来回答。

    姚广寿秒懂,轻咳一声道:“唐皇陛下,依照原本历史,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

    大唐太子李亨,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

    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

    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仍兼充朔方节度使。

    李光弼被封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二人奉诏讨伐叛军,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

    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姚广寿讲到此处不再言语,唐太宗李世民:“遥拜?太上皇?”

    一股熟悉的味道,涌上心头。

    明成祖笑道:“唐皇,之前讲的是安庆绪,如今他父子俩人均已丧命,江南应当无虑也。”

    “什么意思?难道还有朕不知道的历史?”李世民听出话外音了。

    “这个,照原历史会发生一些令人痛心之事。”朱棣也不知怎么讲。

    姚广寿多机智,上前一步施礼:“唐皇陛下,若想知道一些事,臣可简述一二。”

    “讲!朕要知道真相!”李世民气势一上,姚广寿也只得回答。

    “唐皇陛下,臣下先念几人的名字,再叙述。

    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的残暴行径,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的反抗斗争。

    毅氏一族,满门忠烈,颜杲卿,张巡坚守睢阳十个月之久,最后城破殉国。

    这颜真卿可了不得,乃唐朝着名的大书家,自创书法称为颜体字。

    留下颜体字帖,为官平冤案,刚直不阿。

    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有人借叛军之除之,死时七十六岁。”

    姚广寿也只是简述历史,其实颜真卿之事要讲太多,姚广寿没深入讲解罢了。

    现在就剩下史思明的叛军了,不得不讲古人情报还是挺厉害的。

    三日之后,收到情报,郭子仪破史思明,又因安禄山父子被剿灭,史思明如同历史上的一样转向江南。

    许多地方被叛军攻占,唯有睢阳重镇未能攻克。

    张巡领不足一万人抵抗叛军十万大军,消息传来,唐太宗坐不住了。

    赢政,朱棣与太宗合计,整顿兵马火速南下解救张巡。

    而张巡正在抵抗叛军,史思明己知太宗皇帝领军跨位面来到唐玄宗位面。

    自知无法活命,拼命攻打睢阳,战况比原历史上睢阳之战更为惨烈。

    张巡已坚持了一月有余,还没有朝廷派援军的消息。

    他却不知道有三大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仍旧坚守睢阳城。

    睢阳之战,张巡手中原本有万余人,经过数次守城之战,手中不足四千人了。

    而史思明深知已无退路,大唐朝堂之上坐镇的是跨位面而来的女帝武则天。

    武则天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狠人,而且俩人还比起谁更狠。

    史思明这才意识到,跨位面而来的帝王不止一位。

    这时再想撤,可惜太迟了。唐太宗与朱棣的铁骑先赶到了,正好拦下叛军。

    一天之后三朝大军赶到,二话不说就将史思明叛军包了饺子。

    六十万平叛大军,赢政带来二十万大秦锐士。

    唐太宗二十万,明成祖二十万,一到睢阳城外直接杀向叛军。

    经过半日大战,史思明被活捉。

    雕阳之战,以叛军失败而告终。

    剩下的事便是班师回朝,朝堂之上早被武则天和朱元璋清洗了几次。

    现在唯有跨位面作战的汉武帝还没有平定西域。

    赢政为了获取更大的奖励,再度跨位面来到唐肃宗位面。

    大秦锐士一出现,吐蕃大军再也无法利用高原气侯阻挡秦汉大军。

    经过数月激战,吐蕃灭国,纳入大唐版图。

    完成任务的唐太宗,始皇帝,成祖帝与武则天和明太祖返回各自己的位面。

    刚回到各自己位面上的皇帝就得到系统奖励,天幕宣布内容:

    “始皇赢政,唐太宗李世民,武周女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用户愤怒的狮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用户愤怒的狮子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