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盘点十大昏君,秦之前的我们是看客,后世之事有作为的君王当警示之意,昏愧的一脸无所谓。

    汉之后历代王朝帝王们只是嘲讽:汉灵帝刘宏不过是个蠢货,贪财又好色,上榜正常,排名昏君榜第六也应该。

    大汉王朝皇帝们感觉就不太好了,汉高祖刘邦:

    “这,这打脸来得有点快。”

    吕后:“哼!没上榜的未必是明君,只是比之上榜的没那么昏馈罢了。”她对刘邦看法是你不昏馈好色吗?只是没说出来而已。

    至于西汉之刘邦除外,其他皇帝心态:与我们有多大关系?一个王莽篡汉,大汉分两半,还是考虑如何防止世家做大这才是头等大事。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这句话对宋之前的王朝冲击是无比巨大的。

    天幕中后世子孙评论世家是毒瘤,是一切动荡根源之一,尤其是到了王朝后期。

    古人看天幕集体沉没了,因为后世的言论太刺激。

    现代社会网友又开喷了:

    “汉灵帝刘宏,该怎么评价此人呢?”

    “能怎么评?昏君不用置疑,只是没想到拓印技术是他发明的。”

    “所以评价一个人,还是要实事求是,客观一点。”

    “也是,照评判标准讲,排名第六是不是有点靠前了?”

    “提醒一下,刘宏在文化教育方面推动有一定贡献,但是他后期操作昏招太多,导致天下大乱,百姓遭殃!”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这就是为什么对古代帝王,世家门阀没好感的原因。”

    古代帝王?!⊙▽⊙

    世家门阀:⊙▽⊙

    也许古代百姓也有同感,“苍天!后世子孙讲到我们心坎上了。”

    汉光武帝:“这个混账东西!宠信宦官,还叫张让阿父,叫赵忠阿母,背叛祖宗的混帐!”

    汉桓帝刘志:“怎么会这个叫刘宏的继位的,你们世家好的很。”刘志咬牙切齿的将世家两个字叫得很重。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刘备:“天下之乱,始于桓,灵二帝也。”

    可他说完此话发现无法出现在天幕上,而曹操,袁绍,孙权之言出现在天幕上。

    “这是?为何如此!”

    诸葛亮也懵了,这怎么回事?

    天幕中后世子孙看到刘备之言,立马有了兴趣。

    “快看,还有三国人物角色扮演,孙曹刘啊!”

    林枫早料到会有一大批三国迷,无脑粉丝,于是让系统开启隐藏功能。

    群主:“再次提醒,演义不是历史,刘备没有想象中那么仁义,他是腹黑学高手。”

    “群主提醒的对,谁看过【三国志】,陈寿写的?”

    “没有,谁会去看,哪有【三国演义】好看。”

    “三国迷,看的是演义,但没有陈寿写的三国志,何来三国?”

    “先有三国志,后有明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哈哈,罗贯中,外号人送罗灌水,我是读过几遍三国演义,再读一遍三国志,才明白的。”

    “真的还是假的?可以聊聊吗?”三国糯米团子。

    “嗯,可以简单来说,就是作者的立场和出发点。”

    “你的意思,明白,罗贯中站在汉室正统角度来写的。”

    “一本演义小说,娱乐而已,三国志才是比较客观反映当时真实情况。”

    “陈寿写三国志是比较严瑾的,道听途说是不会写入三国志中的。”

    “你们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有几处细节与三国志描述差不多。”

    “对,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有桑树,形如车撵,树叶形如盖。”

    “这么一讲,刘备早就有了称帝之心了。”

    “对啊,汉灵帝刘宏还活着的时侯,为何不敢见刘宏?刘备有平叛之功,为什么没有提及口中自称中山靖王之后?”

    “这么一讲,一切都通了,汉灵帝一死,刘备逢人便称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而且众所周知,中山郡王有一百多个儿子。”

    “【三国志】之中陈寿既不承认也不肯定刘备汉室宗亲身份,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卢植,卢植从来没讲刘备是汉室宗亲。

    要知道刘备是卢植的学生!与公孙赞是师兄弟。老师岂会不了解自己学生的底细?”

    “还有最为重要的几个人物,汉末蔡邕,郑玄,司马徽等等,这些是大儒。”

    “那么问题来了,中山靖王是西汉时期的,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与中山靖王八杆子打不到,而东汉正统的汉室宗亲没有一个出兵讨伐董卓的。”

    “请问为什么刘备以中山靖王之后却参加了酸枣会盟?”

    “刘备目的和其诸侯一样,刷声望,其实曹操,袁绍,袁术,孙坚等明知刘备假冒汉室宗亲,包括刘表,刘虞在内,看破不说破。”

    “讨董打着旗号是匡扶汉室,知道刘备是来打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用户愤怒的狮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用户愤怒的狮子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