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形成的观念,在过年期间内,最好不要和别人发生争吵,大过年的,不吉利,还是开开心心的好。过年,确实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尤其是大人,过年长假都是很开心的事情,的确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错误,而让自己不高兴。但是很多时候,在忍耐中度过本该开心的春节,你觉得那是开心吗?

    不,那只是让别人以为你很开心,说到底,本质上你还是更多地在乎别人的感受,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这,是不对的。关于这个道理,我们之前阐释了太多太多了,这里就不发散了

    最后一句,“人都死了”。

    中国有个观念,那就是“死者为大”。绝大多数情况是成立的。但是还是有不少情况是不成立的。

    有些人,即便他去世了,他犯下的过错,已然让人不应该那么轻易的原谅。

    最典型的就是秦桧。老实说,秦桧也算是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但却也是被人唾骂的人物,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独揽大权,制造冤案,迫害忠臣,实行不抵抗的政策。在南宋朝廷内,他反对国内主战派的势力,奉行称臣、割地、纳贡的求和政策,是民族罪人。当中最为世人所知“十二金牌召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

    如今他已经死了,你觉得能用“人都死了”去宽容吗?起码几千年来,后人没打算宽容他,不然跪在岳飞墓前,数千年的秦桧夫妇跪像又是怎么回事?

    而说起“不放过死人”,最有名的当属伍子胥了。

    伍子胥出生于一个楚国士大夫家族。很多人都听说过“一鸣惊人”这个故事:说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因此,所有的大臣都不敢上前劝谏。

    但是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而那个问楚庄王的大臣伍举,其实就是伍子胥他的爷爷。

    当年那个一鸣惊人的故事发生过之后,伍子胥的太爷爷和爷爷,倾力辅佐楚庄王,所以楚庄王后来能顺利称霸,伍家是有着汗马功劳的。因为这些原因,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伍家在楚国虽然不是皇族后裔,一直都是颇具影响力的一个家族。

    当伍子胥出生的时候,那位楚庄王已经去世了。伍家也传到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的手里。当时伍家在楚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伍家对于楚国,也一直是忠心耿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不皱一点眉头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522年,当时的楚平王听信奸臣费无忌的谗言,杀害了伍奢,井追杀伍子胥,欲斩草除根。伍子胥费尽周拆,终于投到吴王门下。帮助吴王整军经武,日益强盛起来。后带兵攻陷楚国都城郢,倔开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痛斥楚平王听信谗言,残杀忠良,泄心中怨恨,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

    老实说,这句话,还算是蛮中肯的。

    我们现在常常说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就是说,你没有走过别人走过的艰辛之路,你也没有受过别人受过的苦。你永远都不知道,棍子插进痔疮里面有多痛!那根本就是不能忍的!

    如果你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去劝那些受尽苦难,后来强势崛起的人要大度宽容,只能说你从来没有设身处地考虑过他人的感受,只能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很有当圣母婊子的潜质。

    网文中有句公认的笑话,“乱世之中先杀圣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这种“圣母”,别说什么“只可浅交不可深交”,就该离得越远越好。否则,吃亏的永远是你!那样的人,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只会落井下石,所以你要躲得远远的,甚至是断交。

    毕竟人性本恶,趋利避害。这句话,《凡仙逆》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正如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需要的或者做不到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强行施加给别人。

    因为那真的很贱!

章节目录

凡仙逆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叶yu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yu续并收藏凡仙逆续最新章节